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新闻 > 石鼓区 > 正文:

让群众“方便”更方便——石鼓区持之以恒抓好农村“厕所革命”

2021-07-28 19:08:20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作者:祝敏
分享到:
 

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祝敏报道 “前进一小步,文明一大步”。厕所是文明进步的尺度,也是一项民生难点。随着“厕所革命”席卷神州大地,由旅游景区扩展到全域,从城市扩展到农村,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逐渐补齐。

近年来,石鼓区紧紧围绕打造“衡阳市近郊旅游新高地”的决策部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聚焦全市“创文”“创卫”工作,坚持全区推进、全员参与、全面整改、全力保障,扎实推进农村厕所改造,目前全区旱厕全面消除,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到95%以上,着力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规划引领,坚持高位推动

曾经,谈及农村“茅厕”,很多人的印象不佳。一些厕所“去不得”“闻不得”“蹲不得”,如厕难成为日常生活里的“难言之隐”。

石鼓区通过把农村改厕作为全区的重点工作、民生工程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建立了区级领导率队包村、镇街干部包片、村干部包组、组长党员包户的“四位一体”工作格局和“村村推进、户户行动、人人参与”工作机制,持续推进改厕工作。

此外,还出台了《石鼓区农村旱厕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全区各级各部门自觉强化担当,相关部门立足职能、出谋划策,镇街主要领导亲力督战,各包村干部主动作为,形成了合力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工作也得到了快速推进。

加强宣传,氛围不断浓厚

“我家的厕所不好改。”“改厕后,老人家不习惯。”……农村生活习惯的革新,并非一蹴而就。

改厕过程中,有些村民担忧改厕后,菜地会缺少肥料,又怕多花水费。有些村民提出,改厕未必能治标治本,旱厕将就着也能用。对此,石鼓区角山镇利民村村民朱宏伟颇有体会。

“当初政府要搞这个‘厕所革命’的时候,我心想都蹲了几十年的‘茅厕’了,早习惯了,不想改了。后面经过村干部的劝说,说改厕是为了我们自己方便,对环境好,用上新厕所后,确实很方便,现在农村旱厕改水厕,里里外外干净多了,告别露天厕所,政府又帮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

石鼓区充分利用广播、大幅宣传标语、电子显示屏、倡议书和发放改厕明白纸以及入户宣讲政策等多种形式,使农村改厕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群众的思想觉悟和自身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参与的热情也随之高涨。

不仅如此,石鼓区还通过采取理论讲解、现场观摩、一对一指导等多种形式对相关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操作熟识度不断增强,建立改厕工作投诉渠道,设立投诉电话及投诉信箱,及时有效处理了群众反映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社会好评度得到逐渐攀升。

强化落实,成效不断凸显

“石鼓区以村(社区)为单位,按照‘一户一厕’的原则,全面调查摸底,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逐栋建册归档,分类建立镇、村两级厕所改造台账,确保底子清晰,任务清晰。”该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

此外,通过积极动员党员干部带头进行厕所改造、带头结对开展工作,全力推进厕所改造工作。

各镇(街道)明确3个村为厕所改造工作试点村,率先建成标准的三格式无害化粪池样板,并将成功经验在全区推广。积极引入“三格式化粪池+污水处理终端”、“三格式化粪池+人工小微湿地处理”等多种环保处理模式,实现了“前端收集入管网、管网入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在保障财政投入方面,年初,石鼓区政府在财政预算未定的情况下,先由财政预拨1000万元及时推进工作,政府全额出资购买三格式化粪池,严格落实坐便1400元/个、蹲厕800元/个的奖补政策,鼓励农户投工投劳,有效弥补了户厕建设资金缺口。

村庄增了“颜值”,提了“气质”。截至目前,石鼓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以上。其中利民村21个村民小组648户已全部完成改厕工作,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了100%。

下一步,石鼓区还将通过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着力提升村庄整体风貌,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推动石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