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频道 > 调查报告 > 正文:

全市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2014-04-18 06:51:52      
分享到:
 

市人大常委会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工作评议组组长 汪维

  一、基本评价

  近年来,市人民政府及水利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大力发展“友好型、民生型、节约型”水利,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工作成效明显。问卷调查中,对水利部门工作满意的占83.3%,对农田水利现状满意的占36.7%。一是基础建设明显加强。二是安全水利成效显著。三是资金投入趋向多元。四是工程管护实现突破。五是行政执法有所加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建设改造任务艰巨。我市现有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多数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工程严重老化,堤防防不胜防,渠道千疮百孔,山塘普遍淤塞,水库险象环生,效益逐年衰减。全市1171座中小型水库仍有637座存在安全隐患,占水库总数的54.4%,每年因水库病险控制蓄水,导致全市每年减少蓄水3亿方,相当于20余座中型水库失去灌溉能力。43.43万口山平塘绝大多数淤塞严重,蓄水功能退化。我市建于上世纪70年代以前的机埠有880台2万千瓦,建于70-80年代的机埠有784台4.6万千瓦,这些机埠全部超期服役,50%以上无法运行。全市近30%的耕地不能旱涝保收。

  (二)资金供需矛盾突出。一是农村小型水利建设资金奇缺。目前,全市水利建设处于国家有项目就投入,没有项目就很少有投入,甚至没有投入。2009年群众投入不足国家投入的10%。尤其是农村取消“两工”以后,群众出工投劳没有了强制性约束,“一事一议”的标准只有每人15元,往往议而不决,再加上农业比较效益差,群众投入呈逐年下降趋势。二是财政配套资金短缺。2009年,全省水利芙蓉杯竞赛,我市地方财政配套居全省市州第8位,这是我市近几年都未获奖的重要原因之一。三是多元投入机制残缺。由于农田水利建设投资大、风险高、回报少、周期长,对各级政府政绩影响不大,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不足,对受益群众的利益触动有限,加之缺乏农村水利建设管理具体办法,水利建设投入的长效机制很难形成。

  (三)工程管护亟待加强。虽然大中型水利工程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管护,但水管体制改革后,部分乡镇水管员的待遇仍然比较低,“两保”待遇不到位,工程管护仍然存在人心不稳、经费不足、装备不强等问题。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后,已建成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没有理顺,产权归属不明确,国家、集体、受益户三者的职责和义务没有明确的界定,工程建、管、用三位脱节。加之受重建轻管、重大轻小、重枢纽轻配套意识的影响,大部分末端渠系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基本上是有人用、无人管,导致设施老化破损,使用成本增加,利用效率降低。

  (四)依法治水氛围不浓。一是水资源管理不严。在项目建设和生产生活中,污染水源、侵占水域的现象时有发生。取水许可制度形同虚设,取用水单位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工农业用水管理粗放,水资源使用效率不高。二是水生态保护不够。水土保持工作开展困难重重,绝大多数建设项目没有落实水保“三同时”制度,项目审批过程中对水保方案把关不严,项目建设中水保措施得不到落实,水土流失难以得到有效控制。河道乱采滥挖现象严重。三是水行政执法不力。执法机构不完善,水政执法处于从属、被动、应付的局面。部分执法人员法律和专业素质不高,查处水事违法案件力不从心。涉水法规刚性不强,调查难,取证难,执行难,办案效率低。执法环境不佳,行政干预、暴力阻扰、说情风比较普遍。四是规费收缴不到位。2009年,我市征收水利规费2300万元,只占全省5.93亿元的3.88%。今年上半年尽管我市水利规费征收总额增长25%,总额仍排全省的第8位。

  (五)城区水利工作滞后。一是管理体制不顺。城区水利部门承担着与县市水利部门同样的职责,但缺乏完整的水政管理与执法权力,工作开展局限较多。二是工程建设滞后。城区属于灌溉型农业,农田排灌体系建设尤为重要。但城区水利建设项目与中央、省级投资项目条件存在矛盾,很难进入国家投资笼子,建设力度明显落后于县市,城郊农田大多靠天吃饭。三是防洪排涝压力大。市城区堤防标准不一,难以形成有效的防洪保护圈。雁峰区幸福河沿岸内涝严重,每年内涝3至4次,内涝面积4000多亩,严重影响当地厂矿和居民的生产生活。四是区际涉水工程矛盾多。石鼓区角山乡属于衡阳县斜陂堰水库灌区,上世纪70年代建设的渡漕因发生断裂险象环生,去年拆除了两节,由于该渡漕改造项目在衡阳县,受益区在石鼓区,水事纠纷不断,角山乡2000亩农田成了干旱死角。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充分认识到水利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甚至国家安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形成治水兴水的合力。(二)完善思路,科学规划。对农田水利设施、农村安全饮水、水资源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特别是小型水库、山塘、机埠、渠道、水闸等基础性设施建设拟定出分期分批更新改造计划,通过全党兴水利,全民办水利,全社会参与水利,推进安全水利向民生水利转变,工程水利向生态水利转变,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三)健全机制,增加投入。逐步建立起政府投入为主导、农户自愿投入为基础、其他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新机制。(四)加强管理,严格执法。各级水利行政部门要树立“以建管求生存、以执法求发展”的意识,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水利工程的安全与效益。(五)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突出抓好城区水利工作,推进城乡水利统筹协调发展。

 

0条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