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金融频道 > 银行保险 > 正文:

保险业战“疫”纪实:救人、解困、关爱

2020-03-19 15:58:4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韩宋辉 常佩琦
分享到:
 

  消毒水的刺鼻味儿,熏得人眼泪止不住地流。泰康同济(武汉)医院的8名医护人员,从车上卸下30吨消毒液,徒手扛进院内,脸上已分不清是汗水还是泪水。疫情发生后,这家保险系民营医院主动请战,短时间内完成改造、提前开业,成为收治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治疗点。  泰康驰援武汉的故事,是保险业全方位抗“疫”的一个缩影。

  从扩展责任,发挥保险保障功能;到资金融通,解企业燃眉之急;再到问诊诊疗,输出医疗健康资源。在这个特殊的冬天,保险业的战“疫”身影无处不在。

  救人于危难 为一线风险兜底

  来自山东潍坊的王明(化名),出差期间不幸感染上新冠肺炎,住进了ICU病房,深度昏迷,急需钱用。中国人寿特事特办,用时37分钟,迅速完成20万元保险理赔金,缓解了这个家庭的燃眉之急。

  救人于危难,助人于情急,关爱在点滴,这是保险行业的社会责任。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统计,截至2月末,新冠肺炎疫情专属保险赔付方面,目前行业共计赔付案件90860件,累计赔付金额1.1亿元。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近日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据初步统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已有68家保险公司开发600余款保险产品,并已累计支持70多万家企业获得贷款1000多亿元。

  免费捐赠保险,免费扩充责任,免费提高保额,覆盖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志愿者、武警部队、媒体记者、医院建设者及其家属——特殊时期,保险业用这些实际的保险保障,致敬“最可爱的人”。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全力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刻不容缓。保险业一方面与地方政府联合推出疫情防控综合保险,撬动财政资金杠杆,为当地企业复工提供基础保障;另一方面,针对小微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的特点,研发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保险,针对性地化解他们的复工风险。

  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上海)有限公司投保了太保产险的“上海临港新片区企业复工防疫保险产品”,保费由企业和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各出一半,具有很强的普惠性和针对性。投保企业如因人员感染新冠肺炎而被采取隔离措施后,保险公司将按实际停工天数,给予隔离费用补偿和一次性防疫费用补偿,并为企业提供疫情专项预防服务支持。

  助人于情急 多方发力纾困企业

  受疫情影响,一些优质企业出现资金融通需求,多家保险机构挺身而出。

  作为承担国务院首批国家高新区武汉光谷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企业,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湖北科投),此次得到了多方驰援。

  人保资产通过担任“湖北科投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项目”的财务顾问,在1月份向湖北科投投放资金30亿元,主要用于湖北科投补充生产建设流动资金和归还金融机构借款,部分资金还用于支付武汉光谷地区建设项目的农民工工资;国寿资产也正与湖北科投开展信托贷款合作,拟将加快工作进度,争取3月份放款;新华资产已与湖北科投确定合作意向,拟通过信托公司设立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总计30亿元,将用于补充湖北科投营运资金。

  为加快资金投放速度,针对防疫抗疫、支持疫情重点地区建设等领域项目,保险资管业协会开辟了“注册绿色通道”,引导保险资金通过业务创新为疫情影响较大的相关行业提供资金支持。

  “绿色通道”开辟不到半月,首批两只抗疫保险资金债权投资计划便成功注册。其中,“平安养老-湖北交投紫云铁路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拟投规模14.62亿元,主要用于湖北宜昌紫云地方铁路项目建设;“光大永明-汉江国投襄阳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拟投规模20亿元,主要用于湖北襄阳汉江新集水电站项目建设。

  多家保险资管公司还拿出“真金白银”投资地方债和抗疫专题债。

  2月20日,湖北省发行了春节后首批地方政府债券,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湖北省公共医疗、教育、公路等民生领域项目建设。平安资产通过各承销团成员积极参与,成为本次发行的湖北省政府债券最大持有人之一。

  国寿资产也参与投资了湖北省30年期抗疫债券,并中标25亿元。此外,还承销并投资了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战疫”专题债近1亿元。

  光大永明资产则新增投资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10年期疫情防控专项债,专项用于湖北地区抗疫设施抢建工程、湖北省抗疫信息平台建设及抗疫医疗设备、抗疫物资采购等。

  关爱在点滴 深度介入医疗应援

  46岁的桂红珍,曾是北京军区总医院的一名副主任医师,有过抗击非典的经验,现在是中国平安旗下平安好医生医疗专家团成员。自平安好医生开通新冠肺炎疫情免费问诊在线专区后,她迄今接诊的人数累计过万。

  近年来,保险业持续深耕大健康医疗产业。在疫情期间,还有很多像桂医生一样的专业人士提供了大量线上问诊、线下接诊服务,有效缓解了激增的医疗需求。

  深耕大健康医疗领域13年的泰康保险,历时4年、投资40 亿元,按照三甲标准和高品质医疗服务的要求,建造了综合性医院泰康同济(武汉)医院,原计划于今年3月底开业。

  然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泰康保险集团主动请战,作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治疗点,彼时还在进行装修与开业准备的泰康同济医院获准提前投入使用。

  在临近启用时,泰康同济医院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除了时间紧迫,如要满足接收新冠肺炎患者的条件,医院当时的硬件设施需要进行大量临时性的改造,改造后如再想恢复成原样,预计额外投入的成本将不少于一个亿。“你们不要考虑钱的事,提高救治率是现在最重要的事。”泰康保险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刘挺军第一时间赶到武汉,给一线人员打气。

  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东升立刻做出决策:“不惜一切代价,举全集团之力支持泰康同济出征!”作为曾经毕业于武汉大学的湖北学子,自疫情发生后,陈东升时刻牵挂着家乡。

  从主动请战到改造完成,原本几个月的工期,最后用了不到10天就“抢”了出来。没有风道,就在走廊里搭起来;建筑材料不够,就从地下室拆下来;人手不够,工程师、管理人员、医护人员全都上。

  2月9日,医院门诊楼改造基本完成;2月10日,开始收治轻症患者,同一天,位于南京的兄弟医院——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医疗队出征支援泰康同济;2月13日,泰康同济再次“升格”,确定为参照武汉火神山医院运行模式,承担确诊患者医疗救治任务。

  在经过内部的“拆家式”的改造,最大限度整合医疗资源后,泰康同济将收治病人的床位提升至1060张,中重症床位及ICU床位达780张。让泰康同济医疗副院长柯贤军印象深刻的是,泰康保险旗下驻武汉各个机构的员工,以志愿者身份加入,帮忙卸货、搬运物资、接送医护人员。

  2月19日,泰康同济开始接收中重症患者救治,实现满负荷运行。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费——截至3月12日,泰康同济累计收治1619人、治愈出院609人。

  “危难当头,匹夫有责。用这种方式来开业,将会是一笔永远不朽的巨大精神财富。”在泰康同济收治首批新冠肺炎患者后,陈东升难掩激动之情。

  此次保险业全方位抗“疫”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也颠覆了大众对保险的传统认知:保险不再只是冷冰冰的一纸契约,而是有温度、有人情味的多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