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媒看衡阳 > 正文:

湖南日报丨浓浓情怀战脱贫——记衡东县霞流镇李花村党总支书记阳国清

2021-01-08 09:19:46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鸿飞
分享到: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陈鸿飞

通讯员 周健 段志红

1月6日晚上6时左右,夜幕降临,寒风袭人。株洲市芦淞区金世纪农贸市场搞家禽批发的马老板,驾驶着皮卡车,来到了衡东县霞流镇李花村21组的李花缘专业合作社养鸡场。

这个养鸡场有三栋鸡舍,整个鸡场面积有2000平方米。在鸡舍内,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兼合作社理事长阳国清弯着身子,和几个村干部正忙着抓三黄鸡。接着,装笼、过磅、装车,忙得不亦乐乎。

“这次,我在合作社买了1100只鸡,付货款4.2万元。”马老板边刷货款边说,快过年了,这批鸡准备在株洲金世纪农贸市场销售,“我与李花缘专业合作社做三黄鸡生意,已有3个年头了,合作社养的三黄鸡,整天在山上啄草吃虫,放养的鸡就像野鸡,肉紧味鲜,成了市场抢手货。”

此话不虚。“最近两个月,合作社就卖了三黄鸡1.2万只,毛收入近50万元。”阳国清高兴地说,仅此一项,村集体经济增收7万多元,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三黄鸡成为村民的脱贫鸡、致富鸡。”

众人致富春满园

李花村毗邻湘江衡东段,山清水秀。这个村属于江南典型的丘陵地带,现有山地面积2500多亩,村里的大小山头山坡不高,土质呈红色土壤,最适宜发展林下经济,尤其是油茶种植和家禽养殖。

1963年9月,阳国清出生在这个小村庄。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他高中毕业后,就和村里几个年轻人靠肩挑手提,把十里八乡农民家产的一枚枚鸡蛋、鸭蛋等农副产品收拢起来,不远千里贩卖到广州三元里等农贸市场,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2010年7月,阳国清从广州返回家乡,当时正值早稻收割季节,望着田野里依然是稻谷加稻草的单一产业,获知农民日夜在田间劳作,但收入不高。

“李花村是生我养我的故乡。在广州,我经过近20年的打拼,靠家禽养殖和禽蛋加工的一技之长,发家致富。”阳国清向记者提及了当年从“米箩里”跳到“糠箩里”创业的想法,“一人致富不算富,众人致富春满园。”他想发挥自己在家禽养殖、禽蛋加工的技术和产业优势。2018年初,他牵头在村里创办了“村社合一”的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衡东县李花缘种养专业合作社。

“这个合作社以种植油茶、养殖三黄鸡为主,把全村贫困户25户97人全部纳入合作社。”阳国清说,合作社的经济收益,除小头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贫困户占大头,按股分红,利益共享。

浓浓情怀报乡梓

要发展林下经济,土地流转是关键。2018年3月,李花村支两委决定,李花缘合作社流转该村第21村民小组的180多亩山地,作为发展林下经济基地,重点种植油茶和养殖三黄鸡。

“当时,土地流转涉及21组30多户村民100多人。”阳国清回忆当时流转土地的难处,历历在目:组里的180多亩山地,全部是村民的自留地。“这些自留地,有的村民种了蔬菜、栽了果树;还有的人想作为宅基地,留给子孙砌新屋……”

1月7日上午9时,寒风凛冽,雪花飘舞。记者来到第21村民小组村民许永昌家。老许告诉记者,当年,他家在空坪山地栽种2亩多地蔬菜,全家几口人吃菜,全靠这点地出产。当许永昌听到李花缘合作社想流转土地种油茶、养三黄鸡,他带头提出了意见:“万一失败了,租赁金找谁要?”

开弓没有回头箭。阳国清当场拍板,油茶和三黄鸡产业万一搞不好,村民的土地流转租赁金,由他个人全部负担。在合作社的动员大会上,阳国清带头捐资2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许永昌竖起了大拇指:这份建设家乡的浓浓情怀,乡亲们信得过!

一诺千金。目前,李花缘合作社共流转土地180多亩,种植油茶120多亩,在林子中养殖三黄鸡3万多只。记者站在21组的大操坪山头上,整个山头都栽种了油茶,大的油茶树高一米多,小的也有一尺。茶树盛开着洁白的油茶花,清香沁人心脾。阳国清指着眼前这片油茶林说:“这片林子是三年前栽种的。预计再过两年,油茶林全部挂果。那时,油茶收入预计达60万元。仅此一项,贫困户户均增收预计1.5万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3年来,李花缘种养专业合作社通过种植油茶、养殖三黄鸡等,实现经济收益近3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递增10万元,该村贫困户户均增收5000元左右。去年,李花村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阳国清先后被评为省劳动模范、全省最美扶贫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