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赵福中 通讯员张晓玲报道 7月30日晚上7点,家住衡阳市蒸湘区呆鹰岭镇同溪村的刘谋康和往常一样,“跛脚”来到距家不到100米的怡康居休闲农庄先吃晚饭,晚上8点开始了他的工作。
▲呆鹰岭镇同溪村怡康居休闲农庄一角
刘谋康今年58岁,是鹰岭镇同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小时候因小儿麻痹症,腿脚行走不便,无重体力能力,也没有成过家。2016年7月,刘谋康在怡康居休闲农庄谋到了一个为他“量身定做”了保安岗位。“我对现在的工作非常满意,以前是等靠要,现在在家门口上班,靠自己劳动所得,年收入超4万元。”刘谋康告诉记者,他的工作比较轻松,木屋保安室装有空调和饮水机,包吃包住月工资2600元,每月还有集体娱乐活动。“如今自己有了存款,生活有了乐趣,日子有了奔头,这得感谢我们怡康居的‘当家人’。”刘谋康笑着说道。
▲刘谋康(左)骑上助力车在农庄内巡视
刘谋康所说的“当家人”是衡阳市怡康居生态休闲文化有限公司任法人代表、董事长刘华贻。刘华贻是衡阳市蒸湘区呆鹰岭镇同溪村人,中共党员,1992年参军入伍,在武警部队服役三年后退出现役返乡,之后在深圳打拼搞进出口物流车队。“当年搞物流很赚钱,而我那时有两个选择,要么在深圳开物流公司,要么回乡创业。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对农村有着不舍的情怀,看到村里的农田荒废在那,就毅然选择了回乡发展。我想国家不管怎么发展,农业还是根本!”刘谋康说凭着多年市场经济大潮洗礼的经验,悟出了一个道理: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农民单靠一家一户零星、分散、粗放式的生产模式,不仅风险大而且成本高,根本不可能实现富裕。于是,他从深圳回来创建了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最初,合作社只有7户人家入社,没有规模,更谈不上效益。刘华贻带领支部3人挨家挨户做工作,为了消除农户顾虑,合作社承诺提供技术服务,与入社社员签订收购合同,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保证社员的利益。由于领头人刘华贻同志本身是一名质朴、勤劳、执着、自信、大度的农民企业家,再加上合作社的服务承诺,合作社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不断发展壮大,现已吸纳发展社员317人,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了周边农户100余户增收。
2011年,刘华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响应国家美丽乡村建设的号召,流转土地280多亩,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种养殖业”。2013年,流转土地扩大至560多亩,并注册成立衡阳市怡康居生态休闲文化有限公司,山上种中秋苏脆枣、苹果脆桃、油茶,农庄里种植黄桃、葡萄、苗木、蔬菜,水里发展甲鱼等特色养殖。经过几年的努力,该公司已经成长为湖南省五星级休闲农庄、湖南省休闲农业示范农庄、衡阳市人大扶贫示范基地、蒸湘区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同时荣获蒸湘区2018年、2019年产业扶贫先进单位。刘华贻个人被授予“湖南省模范退役军人”称号。
▲葡萄丰收季节,刘华贻在庄园开心采摘
同康村有两条省道通过,交通十分便利,周末到新阳、鸡市新村就餐的人非常多。2014年,刘华贻出资70万,拉通了1814线和S315之间相距约2公里的路段,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该农庄集餐饮住宿、游泳、棋牌、KTV、垂钓、烧烤、桌球、游艇、采摘于一体,同时解决了同溪村50多户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如今,看到这条让村民致富的长约2公里的“小康之路”上车来车往,刘华贻心里有满满的成就感。
▲同溪游泳馆内设施齐全
“我是共产党员,我应该带头致富,大家都富了我的心也就踏实了。”刘华贻告诉记者,2018年公司与呆鹰岭镇新阳村、同溪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9户209人签订了产业帮扶合作协议,实行委托帮扶保底收益。同时,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安排长期就业岗位40余人,季节性用工30余人,带动本村和周边村镇农户及贫困户通过产业发展,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真正实现从“输血式”到“造血式”的有效转变。初步估计每年可为贫困户增收10万余元,对接的委托帮扶贫困户户均年增收达2000元以上。
蒸湘区扶贫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刘华贻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共产党员,心系家乡,示范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扶贫接地气。贫困户除了能赚到土地流转金、分红股金、就业薪金外,还能赚到“脑白金”,因为公司每年会对贫困户全覆盖开展种养殖培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能让贫困户学到技术才是最令刘华贻开心的事情。
热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