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势正劲:湖南篇】株洲在内与外双循环中再出发

外媒看衡阳 中国衡阳新闻网
2020-09-22 00:41:47 浏览量:5.33万+

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程聪 邵俊杰报道 疫情的“封冻”,挡不住前进的脚步;“冰雪消融”后的生机,绿意愈浓。

“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判断,早已为中国经济化危为机开出辩证之方,鼓励企业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

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株洲•中国动力谷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和战斗姿态,激荡着澎湃之情、拓荒之力。“打造动力谷,我们可谓放手一搏,举全市之力,汇聚全球资源。”株洲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毛腾飞说。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新产品高频问世,新模式应用自如,新经济如火如荼,在“3+5+2”产业体系协同的破浪前行中,不断勾勒着产业发展的新图景。

内与外:双循环中再出发

成功斩获青岛138台新能源客车订单,通过线上方式成功“云验车”验收新西兰133台新能源客车——9月16日,中国动力谷内新能源汽车的龙头企业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双喜临门”。

一内一外,利好消息印证着中国动力谷大中小型企业两条腿走路的努力和成绩。在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战略的全新指引下,嗅觉敏锐的株洲企业,正积极参与国内循环的生态构建。

向内拓展,企业在与国内庞大内需市场的互动中,火花渐增,于不确定中有确定——

在国外市场不断攻城略地的中车株机,今年来正在加速国内市场的新开局,探索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在更多场景下的应用可能。8月底,颇具开篇意义的全球首列应用于机场捷运系统、可自动驾驶的储能式有轨电车正式下线,将于明年运行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连接起该机场T1航站楼和新建的S1卫星厅。

继高铁、地铁列车之后,中车株洲所的核心系统和部件,又不断“跳动”在其他装备“胸腔”。国产首艘装载“中国芯”的近海豪华游轮“大湾区一号”,完成首套自主研制系统装车的捣固车,其上,无不有着中车株洲所跨界进发的豪迈身影。

主要生产LED灯、以往90%产品出口国外的众普森科技(株洲)有限公司,在疫情“黑天鹅”袭击之下出口下降50%,随后及时调整战略布局,转身做起了内销生意。如今,集充电、智慧监控、免费Wi-Fi、电子广告牌等诸多“技能”的智慧灯杆,又成为各地城市基础设施布局中的新宠,需求旺盛,仅今年上半年,企业灯杆产值已达5000万元,预计年内可实现破亿元。

对外合作,企业在开放中进取,扩大“朋友圈”——

9月,外形酷似“野牛”的多流制电力机车在中车株机下线。这是该公司按照欧盟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研制的高端绿色牵引装备,可满足多种供电制式,将承担欧洲干线铁路货运的重任。

8月27日,湖南博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无尘无菌车间,两条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一片片口罩快速产出。作为一家生产心脏支架配件、去年底落户云龙示范区的高科技医疗企业,博润医疗交出了一份优秀的进出口“成绩单”:今年1月至7月进出口额达522万美元,进出口业绩成功实现了“破零”。

及时调整战略,积极开拓市场,湖南国声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月至7月该企业进出口额836万美元,同比增长428.7%,炎陵县今成钽铌有限公司1月至7月进出口额实现了2225万美元,同比增长700.3%。

株洲产的旅游小火车相关产品也开始走出国门。6月,由株洲中车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制造的双轨旅游车核心部件,陆续装车从株洲田心出发,运往韩国海云台。

数据显示,1月至7月,全市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分别达到了30.9%、29.6%,73家企业实现进出口业绩破零,64家企业进出口额实现倍增。“内外兼修”中,株洲的双循环血脉持续打造。

旧与新:脱胎换骨重展旗

在中国动力谷“3+5+2”的产业体系中,作为传统产业的服饰与陶瓷,也在紧跟时代的“时尚”中,越做越强。

今年以来,接入直播带货新渠道的株洲,再次展现其领跑全国的实力。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株洲在全国率先有组织地发起抖音直播带货,推出超级芦淞服饰节等活动,服饰产业抖音流量位居全国前三,一批抖音达人纷纷涌现。从今年3月入驻抖音开播,株洲抖音达人“衣哥”,至今粉丝已超过1394万人,还曾在抖音奇妙好物节中获得全国超级总榜第一名。

渠道的更新,折射的是定位的转型。

8月底,在2020年湖南—长三角经贸合作洽谈周活动中,株洲走进杭州,以一场服饰产业推介会,展示这座城市重塑产业特质、升级品牌之路的坚强决心和时代宏愿。

作为中南地区最大的服装市场群,曾经,这里以市场流通为主,如今,芦淞服饰正在加速科技相结合,进行渠道和流程再造:即将于年底投入使用的设计师共享服务平台,将面向全国设计师,培育引进原创设计师品牌;整合正在打造的品牌运营供应链共享基地,将以订单共享等方式,重构生产流程……芦淞服饰群,正力争成为具有辐射能力的服饰产业源头。

9月中旬,陶瓷产业链区块链平台建设技术交流会在醴陵举行,一众专家与企业,共商陶瓷链建设,筹划基于区块链技术和大数据基础,构建陶瓷产业服务生态,以实现产业环节的溯源管理,以及陶瓷产业上链、交易上链、品牌上链,赋能传统产业。

这几年,在“机器换人”加快的步伐中,株洲陶瓷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替代率平均达到70%,在全国陶瓷主产区位居前列。在产业集群内,已成功开发出液态沉积堆积型陶瓷3D打印设备、彩色及彩色渐变陶瓷3D打印用瓷泥原料,更全面向陶瓷新材料、高端艺术品、文创文旅、品牌化等方向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

传统产业重焕新生,新兴产业也不遑多让。

因国产自主安全电脑需求大增,今年湖南长城产量同比大幅增长。以湖南长城进驻为契机,株洲电子信息产业链上企业已超过300家,在全省信息产业格局中已位居第一梯队。

特种电磁线、绝缘芳伦、X射线靶材、高品位石英矿精加工硅材料……这些在轨道交通、高端设备等重要应用领域急需的新材料,在株洲都有“根基”。株洲高分子新材料产业,仅去年底相关产业规模已近160亿元,在全国名列前茅。

新兴产业表现活跃,新兴经济领域体现出强大生机。上半年,全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6%,以风电为代表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68%,均明显高于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2.8%。

“靶向治疗”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加速新经济与传统产业“大融合”,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中国动力谷积极拥抱变化、主动推动创新,于狂风骤雨中站稳脚跟。

云与湖:智慧赋能勤耕“云”

一个巴掌大的黑色蓝光匣子,可以装进超千部高清电影;一个56000平方米的焊装车间,193台智能焊接机器人掌控全局;一套基于5G的轨道工程调度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身在株洲,也能运筹帷幄千里之外的地铁施工管理……

积极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株洲正在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由原来的粗放式发展,向精细化管理升级,从原来的企业内闭环的信息孤岛,向全行业、全产业互联的融通发展,在辛勤耕“云”、努力种“数”中,迎来智慧春天。

在这里,有全省首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北汽株洲分公司,已投入机器人630台,是北汽集团产能最大、产品最丰富、工艺最先进、智造水平最高的自主品牌基地,也是国内最完整的数字化工厂之一,实现了CPS(信息物理系统)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在这里,中南地区最大数据存储中心——中国移动湖南(株洲)大数据中心项目,首期已经正式投入运营,爱奇艺、阿里云、华为、中南大学等国内知名视频网站、企业、高校都已列入客户名单,未来2年还将陆续进驻株洲政务云、株洲雪亮警务云、中移和包支付云、芒果TV云、腾讯视频云、湘雅医疗云、咪咕阅读云、华南物流云等。

在这里,诞生了中车株洲所旗下时代电气自主研发、基于5G通信技术的大容量数据转储系统,并在成都机务段成功应用,实现了车载数据的高速下载,直接推动轨道交通在全球率先迈入5G时代。

5G基建在这里高速推进。作为中国移动在全国52个5G试点城市之一,株洲目前已建成5G基站1822个,开通1600余个,城区重点区域及四县主城区已实现全覆盖,年前将基本实现全市所有工业企业的覆盖,已吸引海尔软件、猪八戒网、中国移动数据中心、华录数据湖等一批重点企业在株落户。

工业互联网受需求驱动加速布局。在株洲醴陵陶瓷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基础应用平台,60多家上平台企业的数据分析显示,产品质量提高1.5%至2%,生产成本下降3%。“上云上平台以后,企业就像插入了翅膀,得到了高速发展。”湖南银和瓷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肖俊彦说。

目前,株洲已有2.3万多家企业实现上云,20482台套设备实现互联,培育5G应用场景100个、工业APP 334个,发布首批5G典型应用场景12个,建成基础性和示范性工业互联网平台13个、省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5个,开放共享的工业互联网应用生态加快构建。

产业集聚效应正“蓄水成湖”:中科院产业互联网协同创新研究院、京东云·厚元(株洲)联合创新中心、腾讯海纳智慧社区湖南运营中心、深圳灵云智服全国运营中心、湖南星汉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智时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航天智控(北京)监测技术有限公司、蘑菇物联技术(深圳)有限公司等纷至沓来,株洲市已拥有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业链相关企业近100家、科研人员1000多人,基本形成以装备产业应用为引导、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攻关为基础、以基础软硬件为支撑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风笛嘹亮新空间,动力之都再出发。中国动力谷,正以强劲脉动,在高质量发展中迎来新风景。

热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