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2021,“衡”有“犇”头④肖东华:幸福生活就差找个老婆生个娃啦!

2021-02-05 19:22:24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作者:祝敏
分享到:
 

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祝敏报道 冬季本是农闲时节,可蒸湘区高碧村的脱贫户肖东华闲不下来。一大早,太阳刚露出头,地里还打着白霜,肖东华就带上工具去田里了。看着大棚里种下的蔬菜种子已经冒了尖儿,欢喜从心底升腾起来。新的一年,肖东华向记者说出了他的“脱单”心愿:“今年想多赚点钱,把房子搞好点,最好能找到个‘伴儿’分享这幸福生活!”

▲虽然身材矮小,但是肖东华确是远近闻名的“劳模”

顺着田埂往里走,一畦畦菜地的空隙里,钻满了成片的辣椒绿叶。远远看去,像一幅青黄相间的油画。“别看这些辣椒苗现在才冒尖,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采摘到市里去卖了,到5、6月水稻播种季,把辣椒的秸秆往土里一翻埋,这就是最好的有机肥料!”肖东华边踩了踩脚下的泥土,一边向记者介绍,“你瞧,我刚刚翻过的土多松软!土软,就意味着肥,土质就好。辣椒的枝叶混合土壤一起发酵成有机肥,不仅能增加肥力,还可以改善土壤。”

▲位于衡阳城西的绿色蔬菜基地

谈起种植蔬菜,肖东华如数家珍,对土里这些绿油油、水嫩嫩的也是爱不释手。就在前几年,刚听说村里要将这些农田打造成为衡阳市绿色蔬菜种植示范片时,肖东华还有些不情愿:“搞绿色种植要买种、播撒、施肥、开沟排水,一亩地要多花几十块,不如多施点化肥方便实惠。”

今年45岁的肖东华患有先天性疾病,身体素质不好,劳动力也不如人,在父母双双去世后,他也只能守着自家一亩三分田艰难维生,是村里最贫困的那一户。得知肖东华的情况后,扶贫干部与他结成一对一的帮扶对子,区扶贫办和村干部多次上门为他脱贫支招献策,不仅给他送来了菜苗,还把种植专家请到家门口为他传授经验。尝试了绿色蔬菜种植,蔬菜产量上来了,市场需求也高,效益高了,钱包也鼓了,这些小小的绿苗苗让肖东华看到了新希望,干活儿劲头更足了。农闲时,他还要到市里的建筑工地打打零工,生活越来越充实。

▲肖东华去年年初新装修的新家

过去,肖东华最羡慕的就是逢年过节,看见别人家住在灯火通明大房子里,一家人热热闹闹聚在一起。而自己因为贫穷至今还未成家,低矮的土房里只留下自己孤身一人冷冷清清。如今,他通过自己的双手也圆了新房梦。“变化太大了!我没上过学,文化水平低下,还好赶上了好时代,托了党和政府的福,每个月能领取不少补助,加上我自己平日里种菜、干小工,现在日子过得还可以咧!”谈起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肖东华忍不住笑了起来。

▲肖东华去年年初新装修的新家

日子越过越美,肖东华渐渐也走出了过去心理自卑、性格孤僻的阴影。他勤劳肯干,还爱帮助人,村民们都爱与他打交道,逢年过节也总邀请他来家里聚餐。肖东华时常与人说起,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原来想都不敢想的。眼瞧着2021年马上就要来了,肖东华内心深处的小心愿也萌了芽:“过去太穷了不敢拖累别人,现在我能赚到钱了,相信在我的努力下,日子会越来越好的,这幸福的生活要有个‘伴儿’一块分享才更加美!”

▲家里新装修的厨房等待“开火”

▲就算一个人生活,但是日子不能敷衍

走出肖东华家,记者在村里的农田间看见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池塘清淤、护坡加固;道路硬化,水渠疏通。据了解,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蒸湘区扎实推进4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此次推进的4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涉及雨母山镇、呆鹰岭镇的九个村。项目实施后,农田灌溉状况将有效改善,项目区土地肥力全面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将得到加强,受益人口约3万人。项目建成后,为老百姓增收预计达100万元。

【记者手记】攀谈间隙,肖东华随口问起我多大了,当他得知我的年龄后沉默了许久。他感慨,假如自己身体不是有点缺陷,早些年家里又太穷了,相信孩子也应该也跟我差不多大了。“不过不要紧,村口的小学修得可好了,村里还有幼儿园,只要我不懒,争取今年找个伴儿,加把劲儿再生个孩子,过不了多久我的孩子就肯定也会在那里上学。”他说到这里,语调都似乎高了几分。

第一次采访有人拿我打比方,还真是不适应,但是肖东华心中的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深深震撼了我。甚至,我能感觉到他看向我的目光中还带着些许不易察觉的慈爱。精心装修的房子,用心打理的日子,努力经营的未来,肖东华想“脱单”这个最质朴的新年心愿应该不难实现。希望我下次再来,能看到你已经找到老婆,生了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