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回养殖损失款46850元 衡阳县农户送锦旗真诚致谢衡阳新闻网
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欧阳胜梅 卢幼莲报道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我们几万块血汗钱就打水漂了?”9月30日下午,衡阳县库宗桥镇和源村村民刘求国与妻子李凤英特意赶到衡阳新闻网,将一面写有“民意直通车,为民办实事”的锦旗送到衡阳新闻网负责人李辉军手中,感谢衡阳新闻网积极、主动提供帮助,为他们夫妇俩追回养殖损失款46850元。
今年8月份,刘求国夫妇遇到了一个“大麻烦”。原来,去年刘求国夫妇回乡创业时,养了九头猪卖上了好价钱。今年寻思扩大养殖规模,便在网上找到江西一家提供鹅苗、药品、技术并包销产品的农业公司。夫妇觉得没有任何风险,便大胆贷款10万元,还兴建了鹅舍等基础设施。谁料,买回的1200只鹅苗居然不到半个月就死了90%,花了14000多元的药品也无法拯救幼鹅的生命,直接损失达55100元。他们向江西某公司“讨说法”,对方却强调是他们没有按公司要求做,责任在他们自己。但愿意本着人道主义赔偿他们8250元,条件是必须承诺不再追究公司责任。刘求国没有办法,只好认命,写下承诺书。但损失的46850元巨款让他们夫妇彻夜难眠,耿耿于怀却又非常无助。
鹅苗、药品、技术都是江西某公司提供,损失怎么能让一个农民来承担呢?怎么能让勤奋老实的农民怀疑“劳动致富”,从而对社会失去信心呢?且这样的“承诺书”毫无道理。衡阳新闻网网上群众工作部工作人员从衡阳市商粮局驻衡阳县库宗桥镇和源村工作队知晓这件事后,决定帮助这对勤劳的夫妇。于是将刘求国夫妇的遭遇在衡阳新闻网《民意直通车》栏目上进行曝光,并联系江西上饶新闻网扩大影响,还积极联系相关职能部门合力协调解决此事。经过与江西某公司工作人员多次交涉、反复沟通、动情晓理,江西某公司终于感动,派专人赴衡阳,于今年中秋节前夕退赔李凤英全部损失。在前期赔付8250元的基础上,再赔偿了46850元。
接过锦旗后,李辉军对刘求国夫妇说,“通过我们媒体的力量为老百姓解难题、办实事,是我们新闻媒体的职责与担当。衡阳新闻网会持续关注你们的事迹,以后遇到困难都可以找我们。将来你们种植的农产品、养殖的鸡鸭等,遇到销售难题,我们也可以出力。”
刘求国夫妇感激地无以复加,紧紧握住李辉军的手说:“世上还是好人多,感谢共产党,感谢衡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