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资讯 > 正文:

优秀校长访谈(57)∣廖海燕:孩子们快乐成长就是最好的教育

2022-01-07 16:19:06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作者:赵福中
分享到:
 

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赵福中报道 “看,孩子们的课桌摆放得多整齐。”“这个二年级最调皮的孩子也能坐下来安安静静看书啦!”“这是学校举办秋季运动会时,我与学生的合影”……近日,衡阳高新区长胜小学校长廖海燕接受记者采访时,忙不迭打开手机相册,一脸幸福地介绍孩子们成长的点点滴滴,而手机相册里全是她在巡校时拍下的孩子们的身影。

眼前的廖海燕典雅、知性、朝气蓬勃,还透着一股热情劲儿。在教育这片沃土上,她已工作25年,先后在蒸水小学、祝融小学担任副校长,2020年7月任高新区长胜小学校长。因突出表现,她先后获评“衡阳市骨干教师”“衡阳市质量监测先进个人”“衡阳市优秀校长”,取得了省级普通话测试员、衡阳市第一批高级人才、“一师一优课”部级评审专家、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评审专家、衡阳市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委、质量监测专家、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官等专业资格。

办“成长教育”,师生共成长

长胜小学前身为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17子弟小学,创办于1990年,2018年划归高新区教育局管理,更名为华新小学长胜分校。2020年正式独立,更名为长胜小学。学校仅有6个教学班,学生人数不足300人,小巧而简朴。生源、师资、环境等方面与高新区其他学校毫无可比性。

初来长胜,面对困境与挑战,作为新任“掌门人”的廖海燕决定从办学方向上寻找突破口。她说只有找准了方向,才能行稳致远。

祝融小学办“幸福教育”,华新小学办“绿色教育”,蒸水小学办“爱的教育”,二塘小学办“和美教育”……那长胜应该创办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让一所老学校焕发出新的生机呢?廖海燕思索良久,综合学校实情,突然顿悟:长胜小学的外在条件还不能与其他大学校相比,但可以先跟自己比,只要努力了、成长了,就是最好的教育,当机立断,她把长胜的办学理念定为“成长教育”。

依循成长这条主线,继而廖海燕将“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做最好的自己,作为长胜教育宣言。校徽的造型融入“长胜”首字母C和S,蓝色的手掌象征着环抱的老师,橙色的姿态象征着奔跑的学生,渐变的橙黄色又如不断前进的道路,表达出老师在孩子成长中的一路呵护。校旗的图案像一座座山峰,喻意为勇敢地攀登者。校训为:“智长胜千里,志长胜千秋。”期许孩子们做一个有智慧、有志气的人。

“用心做教育,用爱做人师。”这是廖海燕亲自写下的师训,期望老师们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和塑造学生的人格,并以独有的德、才、情给予学生一种潜移默化、终生受益的力量。办学方向确定后,治校思路逐渐明晰,由此开启了长胜师生共同成长的旅程。

聚焦教师成长,助学校发展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廖海燕深知,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品质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于是,她首先组织开展师德师风的培训,学习《高新区教师十不准》,并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让大家静下心来,用心做教育,用爱做人师,做最好的自己。

身为教师要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在阅读中成长。为此,廖海燕制定了一套读、说、写、诵基本功强化训练的教师成长计划,按月分主题进行,即九月读,十月说,十一月写,十二月诵。开学之初,安排全体教师读管建刚老师的三本书《一线教师》《一线带班》《一线表扬学》,每日打卡阅读,并开展“阅”分享,“悦”成长教师读书分享会;开展普通话培训,要求每人下载“普通话测试”APP,利用碎片时间,每天练习,每周一测试,晒图打卡;为写好粉笔字和钢笔字,教师每人发一张田字格练字板,发一个练字本,一天一练,一周交一作品,一月后选最优秀的作品展示。十二月的诗文朗诵就在小小的教研室进行,小的舞台,也有别样精彩。

为进一步聚焦教师成长,推动学校整体发展,廖海燕在全年级开展听、评、研教研活动。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方面对课堂教学实行“三查法”:即教学部门定时查、行政值日及时查、校级领导随机查,三管齐下。另一方面制定教师专业成长“四步走”:第一步,随听听课,跟踪听课,确定重点培训培养对象,完成青蓝结对。第二步,公开课听评活动,通过备课、磨课、听课、评课,加强老师们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形成处处是教研的教研氛围。第三步,进行微课研讨,观摩研讨优秀课例,相互领悟吸收。第四步,以赛促研,鼓励和指导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

在这种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氛围下,学校宋家翠、朱蕾、徐小娟三位老师参加了一师一优课的录制;李沐蓉老师在高新区语文课堂教学比赛中荣获二等奖,谢艳红老师在论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宋家翠老师在高新区数学课堂教学荣获二等奖。徐小娟副校长在衡阳市中小学生涯规划研讨会上做经验交流。廖海燕在衡阳市骨干教师A435国培班上做交流汇报。

廖海燕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领师资队伍焕发青春,不断提升自我。一学期下来,该校获省级奖项1人次,市级奖项9人次,区级奖项13人次,合计23个奖。今年,该校被评为“衡阳市一星级文明校园”和“高新区先进单位”。

鉴于学校教师年纪偏大,信息化教学相对薄弱,廖海燕亲自挂帅,发挥自己作为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评审专家的优势,组织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培训,要求安装各种软件,关注学习公众号,使用“汉字宫”教学,巧用希沃白板,增色课堂教学,让学生愉悦而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以生为本,创学校特色

教师成长引领着学生成长。廖海燕根据长胜孩子勤劳质朴、阳光健康,但阅读量少等特点,确定学生成长的方向和学校发展的特色。

劳动创造美,劳动创造幸福。廖海燕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责任感。从一年级入学开始,要求学生自己搞卫生,不允许家长代劳。学校班级卫生,公共区卫生等由学生自己完成。并且根据《长胜小学成长手册》的要求,学生每天至少要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为父母分担家庭的责任。一学期下来,“小鬼当家”成为学生家务劳动的常态课程,孩子们体验到不同的劳动经历,理解父母的辛苦,丰富了劳动教育内涵。

廖海燕发现长胜的孩子特别热爱运动,即使是下雨天,也阻挡不了孩子们在操场上奔跑的热情。依据孩子们好动的特质,学校组建羽毛球队、篮球队、跳绳队、啦啦操队等多种校队。其次开展各类体育赛事,并把秋季运动会,春季体操比赛作为常规赛事放进年度计划。

吕淑湘先生说过,“学习语文,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但廖海燕发现,长胜的孩子阅读习惯欠缺,阅读量较少,这令她很是担忧。为点亮孩子们的阅读世界,廖海燕先是建立班级图书角、校园开放阅览室,营造阅读的氛围。接着例出每学期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为孩子和家长推荐好书做孩子的引路人。通过定期开展课外阅读指导、好书分享、读书交流会、阅读闯关、制作读书卡等阅读反馈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读书的快乐。开展阅读成果展示和“书香少年”的评选不断激励学生,注入持久阅读的动力,从而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等下课后,你们去看,我们的阅览室坐满了正在阅读的小朋友了。”廖海燕有些骄傲地告诉记者,让孩子们爱上了阅读,是她来长胜后,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德育为首,育人为先。廖海燕坚持以养成教育为抓手,一月一主题,一月一表彰。为了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德育处从细节抓起,制定了《长胜小学成长手册》,即行为习惯养成清单。要求学生每天做到七个子,五个一:即起床叠被子、出门照镜子、课后清桌子、离位移凳子、吃饭摆筷子、进屋摆鞋子、自己洗袜子,并且每天阅读一时、书写一刻,朗诵一篇、运动一练、家务一项。学生每天对照清单进行打卡,家长督促,班级群展示,每周小结,每月评选“成长之星”的至高荣誉。另外,班级文化墙、学校宣传栏、长胜之窗、朝会、班会等都是弘扬正能量、树立榜样的德育窗口。

谈到德育的成果时,廖海燕眉欢眼笑,称学校养成教育还达到了推动国家人口发展的效果。“一孩子爸爸曾在群里反映说,他们夫妻都要上班,孩子主要是爷爷奶奶带,平时娇生惯养,还特淘气,经过上个学期每日行为打卡后,孩子改变很大,有礼貌了,还争着要做事,看着孩子这么懂事、可爱,他与妻子决定响应国家二孩政策,再生一个。”

“廖校长思维敏捷,思路开阔,善于管理,善于沟通,有着先进的教学理念。”学校音乐教师朱蕾表示,廖海燕来到长胜小学后,学校焕发着一种勃勃生机,孩子们在这里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