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丨从全民健身到竞技金牌,体育见证雁城发展变迁
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程聪 孙云飞报道 3月春来,清晨的阳光已是活力满满,太阳广场成为了运动健身爱好者的“运动场”。随着太极队刚柔并济的招式、广场舞群朝气蓬勃的舞步、晨跑者匀称轻快的步伐以及各式健身器材的韵律摆动和羽毛球在空中划出抛物线,城市也跟着“动”了起来。
早晨7点半,在空旷的广场上,蒸湘区太极拳协会的太极拳爱好者们随着舒缓的音乐一起一停、一开一合,行中带柔、速中带刚。蒸湘区太极拳协会会长吕阶文告诉记者,练习太极拳不仅可以行气活血、舒筋通络、强身健体,还能够修身养性、滋养心神。
吕阶文从2005年开始学练太极拳,随着这项运动的普及,他的“拳友”越来越多。他告诉记者,蒸湘区太极拳协会从2019年7月成立以来,会员从起初的400余人发展到如今的637人,年龄覆盖几岁、十几岁的少年儿童至90余岁的耄耋老人。
“起初大家练习太极都是在家里或者就家楼下,没有老师,都靠自学,很多的动作不规范,也就没有很好的效果。”吕阶文说,近十年时间里,全市公园、广场、体育馆逐渐增多,社区里也不断完善运动健身设施,眼见着身边参与体育运动的人越来越多,全民健身氛围愈发浓厚起来,“现在我们也有了组织,群众体育运动越来越专业,市文旅广体局派驻了体育指导员进行辅导,帮助协会稳定向好发展。协会也会定期开展公益活动,送课进社区进校园,有利于太极拳的进一步普及和推广,让全民健身进入了良性循环。”
近年来,衡阳市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和健康中国战略,坚持共享、普惠原则,以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为抓手,注重城乡统筹均衡发展,持续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完善健身驿站、健身器材、农民健身工程的安装建设,基本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公共体育设施供给服务新格局。同时,将“科学健身进社区”活动与科学健身指导、运动达人挑战赛和国民体质检测结合起来,为群众开具了运动“处方”,其经验在全省推广。此外,还不断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带动了更多的市民参与全民健身,提高科学健身覆盖面,并制定体育社会组织参与体育行业标准、运动项目普及推广、体育赛事活动组织、体育文化传承传播、体育交流合作等制度,帮助体育组织高质量发展。
城市变化日新月异,体育更是为城市发展注入了健康和活力。从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元旦环城赛跑、春节徒步大拜年、“8.8”全民健身日、城市彩跑、湘江马拉松、三大球联赛,到社区趣味运动会、广场舞比赛、重阳节敬老登山、排舞万人同跳活动等,衡阳市民的体育文化生活从不单调乏味,一批倍受市民喜爱的群众体育活动已成功贴上了“衡阳品牌”的标签。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衡阳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率达38%,全市公共体育场馆(非教育部门所属)21个,城市社区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实现100%。
下午2点半,在衡阳市体育中心体操、蹦床训练馆,运动员们正全力备战湖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平衡木上,体操小将昂首挺胸,绷直脚尖,扬起双手,展现着体操之美。平衡木下,教练夏红一边保护着她们,一边严格地给每一位运动员“抠”动作,提醒她们“注意收腹,脚尖再用力”。
夏红也是一名从衡阳走向全国赛场的优秀体操运动员,曾获得第八届全运会体操女子团体冠军等奖项,退役后,她回到自己体操梦开始的地方——衡阳市体育运动学校(第十九中学)执教。2012年起,夏红担任衡阳市体育运动学校(第十九中学)体操中心主任,负责体操和蹦床项目。
夏红告诉记者,体操曾一直是衡阳的传统优势项目,曾诞生过李敬、凌洁、何世剑、倪中东、冯春、唐小英、彭亚平等一大批世界冠军、国际级运动健将。这些年衡阳体操队经历过运动员青黄不接局面,遭遇了低谷期,但去年该校培养的运动员周雅琴在全国第十四届运动会体操比赛中夺冠的消息,给市体操队运动员、教练员都打了一剂强心针。
“相比十年前,现在的训练场地、训练器材等等条件都好了太多,从过去的风雨棚训练馆,到现在能满足承接省级综合比赛和国家单项比赛要求的综合馆,都体现了政府对体育事业的重视和关心。”夏红说。
随着2018年湖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在衡阳成功举办和2021年衡阳市第十一届运动会顺利举行,衡阳体育事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2010年以来,衡阳市先后建成了衡阳市体育中心、衡阳市新体育馆、衡阳市游泳综合馆等国家级一类大型综合体育场馆。为承办第十三届省运会,全市共提质改造了14个、新建了13个体育场馆,成功实现了省运会历史上首次“全面承办”和“全面参赛”,以215枚总金牌,75枚奖励金牌,第一次打破了长沙在省运会历史上的“不败金身”,荣获青少年组总金牌、奖励金牌两个第一,创造了历史。
回顾十年间,衡阳市竞技体育光荣榜上星光熠熠。2016年,董斌创造了中国田赛历史,成为奥运会上获得男子三级跳远奖牌第一人;陈克多,勇夺2018年射击世界杯男女混合气步枪冠军,刷新了世界纪录;攀岩项目运动员邓丽娟在2020中国攀岩联赛总决赛中,以7.088秒的成绩,刷新中国女子速度攀岩新纪录;游泳健将王柯成在最后时刻奋力一搏,勇获2020年全国游泳冠军赛奖牌;体操小将周雅琴、蹦床新秀罗仁彬亮相全国赛场,分别登上2020年全国体操、蹦床平衡木、小蹦床冠军领奖台;时隔一年,第十四届全运会体操项目平衡木决赛中,周雅琴以14.660分,力压国家队运动员成功夺金……
夏红告诉记者,近几年她最大的感受就是社会对体育的关注度明显上升,家长们的支持率也在提升,这直接影响了训练人数的提高:“这些年有了好的场地,衡阳市多次承办了全国性比赛,衡阳籍运动员也在全国赛场上崭露头角、捷报频传,这对体育运动都是很好的宣传。也让更多的家长们看到孩子可以有另一条成长路径,有了社会支持,我们的选苗工作自然好开展了。”
据了解,衡阳市积极探索“体教融合”新模式,推动传统体育进校园,不断优化训练网点布局,市体校体操蹦床、跆拳道、射击,市游跳学校游泳跳水等四个基地被认定为“湖南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市八中、祁东县、珠晖区、耒阳市、衡东县、衡南县的九个基地被认定为“湖南省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目前,市体操队也正在推动快乐体操进幼儿园活动开展,在幼儿园开设特色班,打造幼儿体操训练基地,为后备人才储备奠定坚实的基础。近些年,市体操队向国家队输送专业队运动员3人,向省队输送10人。回顾这十年,作为周雅琴的启蒙老师夏红不无骄傲地说:“作为一名曾经的全运会冠军,我当教练后的梦想就是培养出一位全国冠军。现在我的第一个梦想实现了,下一个梦想就该是培养一位衡阳的奥运冠军了!”
近年来,衡阳市坚持高位推动抓体育,市领导班子亲自谋划部署体育工作,带头参与体育赛事活动,将体育事业发展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有力推动了体育事业各项工作蓬勃发展,群众体育多姿多彩、亮点纷呈,竞技体育亦不断实现了新突破、刷新了新高度。
这十年,体育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也点燃了大雁之城的魅力和活力。如今,大雁振翅,向着“体育惠民、体育强市”方向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