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衡阳新闻 > 正文: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优质教育让小夫妻将家定居在衡阳

2022-04-11 00:00:03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作者:祝敏
分享到:
 

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祝敏报道 王女士在衡阳一家科技公司工作,丈夫工作地点在株洲,第一套房到底买在株洲还是衡阳?两个人犹豫了很久,还是决定将家定居在衡阳。最终说服小夫妻的,正是衡阳的优质教育。

▲新建的石鼓区华耀碧桂园小学

2014年起,衡阳市委市政府就开始实施化解城区小学大班额专项行动,市中心城区陆续新建衡州、柘里渡、华耀一小等18所城区精品小学,扩建祝融、大立小学、五一路等12所城区优质小学,累计增加公办小学学位近4万个......

2018年至2019年,全市通过新建扩建学校增加义务教育学位13万多个,投资35.2亿元。在此基础上,衡阳进一步制订了《2019年-2020年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建设两年行动计划》,明确全市将新建、改扩建公办学校151所,增加学位约15万个,投资概算43亿元,目前各个项目校建设正顺利推进......

▲衡阳市中心城区小学布局

每一个数据和称号,都回应了市民最关切的问题。公平而高质量的教育,是衡阳近年来不停歇追求的目标,是让每个人想留在这个城市重要而充分的理由。

 

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让每个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现如今,两个衡阳家长碰到一起,三句话离不开孩子和成绩。这是“教育是最大的民生”的生动写照。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衡阳市委市政府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先是在投入上给保障。截至“十三五”末,衡阳安排专项资金38.8亿元,用于1332所义务教育学校、214所教学点的标准化学校建设及农村薄弱学校改造,标准化学校建设完成率78.68%,名列全省前茅......

其次,是政策上的支撑。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新建居民住宅区配套规划建设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实施意见》,启动政府投资和开发商配建公办学校双轮驱动模式,更多更快地新建学校;不仅如此,全市公办幼儿园建设也不断加快,通过新建改扩建、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回收、盘活各类资源等方式,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

▲高新成章实验学校

优质的基础教育这方面,高新成章实验学校最有说服力。去年8月底,备受期待的高新成章实验学校揭牌仪式举行,在高新区这片高楼林立、人才涌动、科技四射的产业新城陆家新区,体现了衡阳市委市政府不忘初心,一心为民办实事,为老百姓解决学位问题的民本情怀,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坚定的决心和有力举措。该校总占地面积86亩,小学部设计42个教学班、初中部设计42个教学班,新增学位近5000个,校园环境优美,音乐教室、多媒体教室、舞蹈室、图书阅览室等各种功能室一应俱全。

▲高新成章实验学校

“变化太大了!”看着眼前的衡阳一天天变样,家住高新区新桥花苑的居民陈雯雯欣喜万分:“校园更美了,教学质量也提升了,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到好学校,家长们也都放心了!”和陈雯雯一样,这里的老百姓们,也都亲眼见证着家门口这所高标准名校的“崛起”。

诸如高新成章这样的优质学校投入使用,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进一步完善衡阳的公共设施配套、强化城市功能,激发人才资源活力,吸引更多高端“双创”人才扎根衡阳。

 

保障基础教育资源,让“上好学”在乡村孩子们身上实现

公平,只是机会均等。缩小城乡基础教育的鸿沟,才是让一个城市的市民幸福指数飙升的核心因素。因此,衡阳还有更远大的追求——优质均衡教育。

“一二三,二二三……”在衡阳县岣嵝中学的舞蹈室内,报名参加“爱心小课堂”的15名孩子正比划着芭蕾手位。乐乐和同学们踮起脚尖,趴在舞蹈教室的窗户上,瞪大了眼睛,使劲探出小脑袋,好奇地观看着芭蕾舞蹈课。在衡阳县这所偏远的乡村学校里,舞蹈课对于这群孩子而言是门“稀罕课”。看着这堂趣味横生的舞蹈课,乐乐眼里满是羡慕。

岣嵝乡党委、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爱心小课堂”筹备已久,打造这样的小课堂是为了让乡村孩子同样能享受城里孩子一样的艺术教育,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及阳光心态,为他们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地关爱乡村留守及贫困儿童,阻断贫困的代际传播,以文化的软实力助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未来,岣嵝乡还将把“爱心小课堂”面向全乡推广,作为当地同心美丽乡村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一个创新工程,持之以恒办下去,造福当地学子。

立足均衡,衡阳近年来全力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全市围绕“名校更强、普校变强、村校补强、民校共强”的目标,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校联体改革,打通城乡教育共享的“最后一公里”。

▲百千万“艺术童伴”—留守儿童关爱工程

通过积极开展城乡结对,深入落实中小学结对帮扶工作,确定城乡义务教育帮扶对子154对,实行捆绑式考核,帮助提升薄弱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市教育局与各相关部门联合启动了百千万“艺术童伴”—留守儿童关爱工程,计划用3—5年时间,在全市创建100所以上农村留守儿童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培养1000名合格的专兼职艺术教育教师,培育10000名以上留守儿童各类艺术爱好者,全市将涌现更多像祁东启航学校留守儿童合唱团这样的乡村学校艺术团体,给乡村孩子送去温暖和希望。

与此同时,通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各类资助政策全覆盖,按照资助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各类助学金、补助金。近四年来,衡阳市财政及各县财政共投入专项资金16.9亿元,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惠及学生192.8万人次。还出台建档立卡贫困生资助政策,保障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真正享受到免学杂费、免课本费、补助生活费等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