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衡阳新闻 > 正文:

寻找衡阳的老巷记忆,组团来保卫里拍照打卡回到从前

2022-05-10 21:19:03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作者:祝敏 司建双
分享到:
 

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祝敏 司建双报道 连日来,衡阳市珠晖区保卫里游人络绎不绝,热度持续升温。游客或组团前来寻找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记忆,或拍照打卡老旧小区新貌,摄影爱好者直呼“这里是出片的好地方”。

看似毫不起眼的保卫里,却蕴藏着不少岁月的故事。这里的房子大部分建于上世纪70年代,房子依山而建,基本上属于广铁集团家属房,山上平房也大多为原铁路办事处退休老干房,其中一部分为苏联专家所建。

幸运的是,苗圃街道启动“三清三建”和“三供一业”工程时对保卫里进行了“微改造”,道路油化、下水道修缮,照明设施增添等,当然还有墙体粉刷、花园育苗,以及受游客热捧的生动活泼的“火车”元素墙绘。当地居民过的舒适,外来游客络绎不绝,保卫里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

来到苗圃街道,不少游客都会好奇:这里的居民社区,为什么基本上都叫“里”呢?比如:保卫里、嘉树里、服务里、光华里。

里,里弄、街巷的意思,是中国古代居民聚居之处,又名闾里、坊,就是一种居民组织。古语有云:“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在《旧唐书·食货志上》也说:“百户为里,五里为乡。” 到了现代,北方一些地方特别是北京、天津沿袭古时候的用法,仍然把一些居民居住区的单位叫着“里”。

记者获悉,珠晖区所辖的居民区不少叫“里”,这和当年粤汉铁路的修建有关。上世纪30年代末,珠晖区因粤汉铁路得到开发,粤汉铁路管理局机关迁移到苗圃后,大量北方的铁路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到了苗圃一带的粤汉铁路局机关和下属单位工作。

正因受到这些从北方过来的粤汉铁路员工的影响(比如,当时负责居民区地名规划的人员是来自北京、天津的粤汉铁路员工),因而,也就按照北京、天津的起地名的习惯,把苗圃大树附近的地方按照不同区域划分为“里”的居民点,解放后,便一直沿用和推广了这些地名。

在周末假期,带着家人或邀三五好友,到保卫里走一走,听听那说不完的老巷记忆,感受令人神往的市井生活,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