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城好学校(29)∣衡山县第二中学: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成俊峰 彭芳 记者赵福中 周孝芳报道 悠悠湘水,奔流不息,滋润一片沃土;巍巍衡山,钟灵毓秀,承载无数梦想。坐落于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一的巾紫峰东麓、古潇湘八景之一的“烟寺晚钟”故址——衡山城北清凉寺的衡山县第二中学,其前身是建于清光绪十九(1893年)的城北琵琶洲的“研经书院”,至今已有120多年历史。期间历经十一次易名、四次迁址、两次停办,虽饱经离合分乱之苦而弦歌不辍,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茁壮成长,现已成为湘水河畔的一所久负盛名衡岳名校。2004年,学校被评为衡阳市示范性普通高中,是衡山县县城唯一一所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现有36个全日制高中教学班,在校学生共2000余人,在职教职员工180人。
▶文化润校,精神领航
“当代需人才,正望着岣嵝峰七十二般云气;自家定功课,莫等它清凉寺一百八下钟声。”一百二十多年前,创校先贤急国家和时代之所急,抱“经世致用,科学救国”之志,呕心沥血,荜路蓝缕,以启山林。历经代代二中人的励精图治,二中方有了今天的风华正茂。赓千载古寺之灵气,续百年书院之精华,创当今学校之一流,是二中坚持不懈的目标和追求。近年来,学校深入发掘文化积淀,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建成了文化墙、研经亭、宣传长廊,恢复“敦品、励学、弘毅、笃行”老校训,倡导“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提出“敦品励志、德智兼培、身心两健、全面发展”办学宗旨,目前正昂首阔步朝“高质量、有特色、示范性、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师资强校,千锤百炼
学校要发展,关键在教师。只有凝聚了教师的心智,调动了教师工作积极性,形成了工作合力,学校各项工作才能迎难而上。为此,学校主要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概括起来便是“六子登科”。
——给面子,清里子。给面子,就是将教学一线的各学科教师的地位提升到空前的高度,在绩效工资、职称评聘、评优评先、临时住房安排、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或特殊关照,对家庭特困难的教师尽可能提供帮助,让教师能时时处处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增强教师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清里子,就是校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采取“以真心换诚心”实际行动,努力清除干群之间隔阂,化解不信任情绪,稳定人心,提振信心,让教师能发自内心地为学校工作献计出力。
——换脑子,结对子。换脑子,即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教师头脑。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校本培训活动引发教师"头脑风暴"。学校除了每年利用暑期或学期途中集中对教师进行新课程理念培训,添置大量有关新课程理念及教学策略的书籍,印发各科新课程标准解读材料外,还组织教师利用双周一下午教研组会进行学习和讨论,每次活动,教研组都要将教研的主题、内容、方式等形成文字材料上交教务处,然后学校对教研组材料作出评价、分析,以案说理,体现对新课标与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形成案例,进行交流。结对子,即经验丰富的教师与青年教师结为师徒对子。学校不仅制订了“师徒结对子”活动方案,举行拜师仪式,而且非常注重过程的管理。规定“师徒对子”每学期都要有活动计划、活动内容、活动安排、活动总结、“对子课”的学习交流记录和教研组的评课记录,“师徒对子”每学期至少要合作完成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合作完成一个精品课件,同上一节展示课。期末学校对“师徒对子”情况进行评比,对优秀“对子”予以物质和精神的奖励。
——搭台子,压担子。搭台子,即为教师创设登台亮相、脱颖而出的舞台。教学上,基本上实行循环制,让每一个希望带毕业班的教师都有机会。科研上,大力支持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充分利用学校信息网络资源和联通沃教通平台,倡导教师在网上教研、备课,鼓励教师在教育论坛上发帖研讨,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在互动中激荡、生成,同时在网络中寻找展示自己的机会,抓住自身专业发展的新机遇。积极开展教学大比武活动和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组织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示范课、竞赛课,开展教师风采展示等活动,千方百计为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聘请名校名师来校讲学授课,或积极选送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或认真组织校本培训。注重鼓励、支持、选拔青年教师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各种教育教学评比活动,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更多机会,让他们在学习与教学的实践中得到锻炼。压担子,即对教师委以教学科研任务。给那些教学基本功扎实、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合理加压,让他们挑起教学改革的担子。要求他们不仅要上好课,在教学上冒尖,而且要完成好学校教育教学科研项目,立足校本教研,开发课程资源。
由于措施科学得力,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较快,教师工作热情得到提高,特别是青年教师成长快,敢担重担,业绩突出。近年来,有2人被评为湖南省特级教师,2人被评为正高级教师,省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骨干教师共48人;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1人;县优秀教师、优秀骨干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人民满意教师、优秀班主任共68人;衡阳市名师工作室1个。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名师和年富力强、勇于创新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搭配,优化合理,共同托起了衡山二中的腾飞。
▶管理治校,精益求精
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学校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有力保障,才能达到教学质量创优的目的。衡山二中以实施新课程改革和提升教育质量为重点,在管理上求精、求细、求实、求新,以人为本抓管理,以课堂为本抓实效。
——教学管理制度化、精细化。学校规范办学,精细管理,多措并举,努力实现育人模式创新和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一是加强集体备课制,优化课堂效率。各年级各学科采用集体备课制,选出备课小组长,要求集体备课必须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四课”(说课、议课、听课、评课)、“六备”(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习题)、“五统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进度、统一重点难点、统一教学手段、统一练习测试)。2021度,学校组织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活动和首届集体备课大赛,英语组、生物组的集体备课获得省二等奖,数学组、生物组、物理组的集体备课获省三等奖,语文组、政治组的集体备课获县一等奖。英语、物理、音乐、生物等四个教研组被评为衡阳市“优秀教研组”。二是强化常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严肃考勤制度,全校在岗教职工均为考勤对象,有专门考勤人员具体负责,每节课进行检查,一周一小统,一月一大计,存入档案。抓好备课、听课与作业批改。备课从“五环节教学”与“精细化备课”入手,从教材的解读与学生的解读入手,精心预设,设计教学活动,避免教学随意性。下大力气引导教师进行教后反思,对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分层提出要求,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步提高反思能力,形成反思习惯。杜绝“搬运工”,杜绝无教案上课。听课方面,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相互听课、评课活动,努力营造浓厚的教学研讨氛围。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5年以内青年教师和学校中层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作业设计方面,要求教师落实“减负”要求,精心布置作业,加强针对性,体现灵活性,提倡分层布置作业,提倡同年级的作业内容一致,共同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量。
——德育管理规范化、人性化。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衡山县第二中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学校积极学习新课标,践行新课程,以五项管理及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契机,强化了内部管理,学生管理有举措,教学管理有方法,以文化育人和活动育人为鲜明特色,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多元智能,打造书香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一是认真负责为学生成长打好精神底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政课进校园,育人更育心。衡山县人民政府县长段晓赛亲自到校为同学们上思政课,更是对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的一次精神洗礼。二是依托“我们的节日”主题,搭建个性发展平台。学校充分广泛地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为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搭建起发展平台。如“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珍爱生命,拒绝毒品”、“预防艾滋病”、清明英烈祭奠等专题活动,既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又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红色经典征文比赛、读书分享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文化知识报效祖国的热情;“元旦文艺汇演”、“硬笔书法大赛”等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表现舞台,展现了学生的个性特长;“法制进校园”巡讲及法制教育大会,“青春健康教育进校园行动”报告会、“消防应急演练”等实践活动,让师生学会面对突发事件紧急自救的知识,大大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三是多渠道捐资助学,为贫困生解决后顾之忧。“学校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安心接受教育”,尽管经费紧张,学校还是减免了部分优秀贫困生的学杂费,并且想方设法争取上级重视,多渠道联系社会力量捐资助学,让每一朵鲜花都能茁壮成长。2021年通过泉蓉书苑资助、育才行动、国家助学金、建档立卡、晟琛基金等方式筹集104万元资金资助贫困学生,助20余名家庭困难的学生圆了大学梦。
学校规范办学,精细管理,多措并举,努力实现育人模式创新和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2006年到2021年,学校连续十五年高考一、二批本科上线人数居全市18所市级示范校性高中前列,实现了基础薄弱学校学生高考成绩大飞跃的奇迹。
▶特色兴校,初见成效
学校建设注重特色项目培育,以特色项目为抓手,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创建特色校园活动,力求全面育人,力求让更多的学生进入大学深造。
——精心打造体艺特色,让学生亮点闪光。学校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和自身的特长。经过多年发展,音体美特色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办学的一大优势。为发扬优势,确保让更多的学生能学有所长、学有所好,自2012年起,学校改革了音美专业生培训模式,由校内走向校外,与长沙艺术培训学校合作,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优质的专业培训。近几年,衡山二中专业生高考一二本上线率稳步上升,2021年,学校专业生上线45人。现在学校基本形成了文、理、艺并驾齐驱的特色办学新局面。
——更新理念因材施教,开设日语课程班。作为一所普通高中,有效开发外语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外语语种提供多样选择、努力为学生构建学习平台与发展平台,能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科学规划人生。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英语水平普遍较差,日语班的开设,相对于某些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弯道超车的好方法。
——全面实施课后服务,促综合素质提高。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决落实“双减”政策,推进综合素质教育,促学生全面发展,课后服务开展有声有色。2022年上学期,学校共开设了如摄影班、足球班、舞蹈班等23项社团类课后服务和播音主持班、英语口语班等15项兴趣类课后服务活动,高一高二年级1300名学生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了不同的课后服务项目。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为每一位二中学子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点燃了每一位学子的兴趣之火,让他们更自信快乐地学习、成长,让二中的教育更有温度!
百年风雨兼程,百年桃李芬芳。衡山二中建校以来,有近4万学子或升学深造,或投身各行各业,其中知名校友有革命活动家、烈士方伯务,延安三边区党委书记、烈士周月南,中央警卫司原副政委、烈士向前,内蒙古军区原副司令员冯愈强,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曹定云,广西社科院副院长赵和曼,湖南农业大学校长周清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赵运林,涟钢集团党委书记张友陵等。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南省雷锋精神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湖南省贯彻实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模范学校、衡阳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先进单位、衡阳市三星级文明单位、衡阳市优秀考点、衡阳市“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衡阳市第八届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衡阳市社会治安模范单位、衡阳市青年文明号、衡山县高中教育质量先进单位、衡山县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衡山县十佳学习型党组织、衡阳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湖南省教育教学第十届理事会理事单位、衡阳市高中英语教育教学科研先进单位、衡阳市文明校园、衡山县三八红旗集体、衡阳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衡山县教育信息化2.0平台应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掬一泓湘水,润二中青春之颜;借一抹山色,扮二中靓丽之身。新时代,新征程,新气象,今天的二中人,正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中流击水的勇气,朝着更远更高更强的目标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