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中国·湖南篇丨湖南:奋力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巩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端稳端牢中国粮,做优做香湖南饭,奋力打造新时代的“鱼米之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
长沙望城“无人农场”:耕、种、管、收
记者 向星华:在这块智慧田地里,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新兴科技,实现了从春种到秋收的全程机械化无人作业。
科技赋能,让农业长“智慧”。通过手机远程遥控,农民在家就能“指挥”耕种管收。这片200多亩的农场,以前耕种水稻需要20多人,现在只需要两三个人。设备的精准调控,还可以节约灌溉用水、减少肥料和农药的投入。今年,农场早稻亩产450公斤,比去年增产12%。晚稻收割完成后,农场将进行“智慧化2.0版”升级,通过配置田间土壤和气象传感器、智能灌溉系统等,实现自动给水追肥。
长沙市望城区广源种植专业合作社 肖定:总书记对现代农业的关注、支持以及对种植户的关心,让我更加坚定信心,撸起袖子加油干。这几年来,合作社规模从两年前的1400亩发展到如今的1600亩,种植规模、经济效益都有了提升,带动当地农民七八十人就业,每年发放工资100多万元。
这十年,湖南先后出台农机“千社工程”、打造智慧智能农机产业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54.23%,其中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05%。十年间分别增长16.43%和20.45%。
这十年,湖南持续推进种业创新,建立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和省南繁科研育种园,第三代杂交稻双季亩产突破1600公斤、再次刷新纪录;杂交稻推广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十年,湖南粮食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7000万亩,产量常年稳定在600亿斤以上,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可靠的“湖南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粮食安全,要害是种子和耕地。要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郴州台记者 安乔:这里是苏仙区栖凤渡镇的高标准农田区,几年前,这里因为地块狭小,土地分散,耕种成了很多村民“头疼”难事。现如今,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连块成片,水沟交错,机耕道穿插田间。每亩田的成本下降了150块钱,年产能每亩却提高了大约有180公斤。
旱能灌、涝能排、水土留得住、农机能进出。郴州市栖凤渡镇村头村的1600亩高标准农田已经投入耕种。在适度规模经营、稻谷补贴等政策的吸引下,种粮大户曹发金将自己承包的稻田,扩增到了全区各个乡镇,总面积达到了3000余亩。
郴州市苏仙区种粮大户曹发金:现在连片建设后,我降低了很多的成本,我们农民们的饭碗“越端越稳”,我现在种田越来越有信心了,明年我还会继续扩大种下去。
十年来,湖南通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805万亩,约占永久基本农田的67.5%。
这十年,湖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农业规上企业发展到5410家,农民合作社发展到11.85万个,家庭农场发展到18.89万个,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占比提高到53.91%。从育秧、插秧、到收割、烘干等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了全省三分之一的农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耒阳台记者 戴玉婧:一颗油茶果,摇身一变就成了晶莹透亮的健康食用油,在这里每年可以生产一万吨的茶油。在湖南耒阳,这八万多亩的油茶林,即将迎来大丰收,像这样的一亩油茶林,可以创造五千元的经济效益,油茶花,可以提炼化妆品精油。榨油剩下的茶麸,是天然的健康洗护用品。油茶72变,变出来的是1.6万名村民的幸福美好生活。
因地制宜,选准产业,走对路子。在耒阳市哲桥镇神农国油油茶基地,色泽油亮、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压弯了油茶树。今年,产量将会达到约1250万斤。去年,湖南神农国油年产茶油1000吨,含洐生品在内,产值达4.6亿元。
湖南神农国油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裁 李万元:充分挖掘它的产业链价值,发挥产业特色,因地制宜,带动更多的老百姓走上致富道路。我们计划到2025年,油茶面积达30万亩,茶油总产量达10000吨,油茶总产值达20亿元。
在永州新田东升农场,每天都有近60吨新鲜采摘的蔬菜送往粤港澳大湾区。
永州市新田东升农场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 刘文:晚上八点钟发货,是为了第二天在商超上及时供应。
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产品“优进优出”。十年来,湖南农产品出口年均增长率达到14.4%。在永州,已经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认定生产基地及企业达213家,数量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供粤港澳蔬菜占全省总量的95%以上。
2021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7662.4亿元,较2012年增长56.2%。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99万亿元、居全国第7位,是全省三大万亿产业之一。
这十年,湖南大力实施“六大强农行动”,培育“一县一特”优势特色产业,培育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200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80家,打造了出优质湘猪、早中熟柑橘、“五彩湘茶”、“湘九味”中药材、“洞庭香米”、“早熟油菜”6个国家级农业产业集群。生猪出栏居位居全国第二位,油茶面积和产量稳居全国第一位。湖南蔬菜、茶叶、油菜、柑橘、黄桃、淡水鱼、中药材等产量居全国前列。
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2021年湖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295元,较2012年增长146%。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锚定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对做好今年“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作出全面部署。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 马艳青:大力提升农机合作社和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不断增加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坚决扛牢湖南粮食生产大省的政治责任。更好地支撑引领全面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