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雁城好学校 > 正文:

雁城好学校(50)|文定实验学校:以爱为底色,做有温度的教育

2023-02-20 18:09:04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作者:赵福中 邹志刚 胡宝华
分享到:
 

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胡宝华 记者赵福中 邹志刚报道 南岳衡山,群山竞秀,人杰地灵!这座美丽的小城,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初中教育的渴望,把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在心里,把渴望的目光投向世界和未来……2012年,文定学校在这片沃土上应时而生。学校以“勤、恪、忠、毅”为校训,以“生活即教育,教育即服务”为办学理念,围绕“办有温度的教育,办高质量的教育,办优服务的教育,办强实力的教育”的办学宗旨,无言育桃李,大爱写春秋。

☞以爱壮怀,用诚心传递办学情怀

文定学校,办学时间虽然不长,但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公元1132年,北宋著名学者胡安国举家迁居南岳,潜心给《春秋》作注,著成影响明清两代士人的《胡氏春秋传》。胡安国逝世后,朝廷破格赐谥“文定”,寓意“道德博文,纯行不爽”。后来胡安国之子胡宏在此筑文定书院讲学,由此开创影响广泛而深远的“湖湘学派”。文定书院饱经历史的风霜,几度兴废,现在人们在它的故址上建起了“文定楼”和“春秋楼”,整修了“春秋塘”,修建了“春秋亭”,以纪念胡安国胡宏父子开创“湖湘学派”之贡献,湖湘千年文脉在这里得到了传承。文定之音也在这片厚土上广为传唱:“人文情怀邈邈,化作书之墨香,成文达意兮犹如川泽山薮,品国学经典兮华夏文化扬,天道酬勤知与行,文兮,意兮,美哉文定人情长。”在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文定学校全体师生员工赓续湖湘文脉,开拓创新,用爱心、用情怀、用奇迹,演绎着基础教育新的传奇!

一位好领导,既能带出一批好教师,也能办成一所好学校。现任书记李华通过党建引领,发挥“红烛党建”的积极作用,通过开展划分党员责任区、设立党员示范岗、推选党员标杆班等系列活动,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锻造了一支勤勉自律、创先争优的好队伍,进而提高了学校教师队伍整体育人水平。

文定领导班子始终坚持学生第一的立场,秉承“生之所需,我之所为”的爱的教育思想,坚持以人本管理和制度管理有机统一,努力创建和谐校园,力求实现和谐教育这一最高理想。

现代学校制度是确保学校依法运行的重要举措和根本保证,也是新时代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定学校通过完善各种制度、健全长效机制等方式,构建了思想理念先进、具体运行正常、实践成效显著的现代学校制度框架,使得学校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办学活力不断增强、品牌特色不断彰显。

学校以人文底蕴滋教育之根,以和谐发展铸教育之魂,特别注重环境育人,以营造深厚的文化氛围。校园绿树掩映,花色缤纷,芳香四溢,真可谓一年四季都不寂寞。文定古亭、假山池沼、休闲书苑、文化走廊,处处皆景,步步入画。每一朵鲜花都绽开了希望,每一片绿叶都摇曳出生机,每一处风景都洋溢着学校无限的活力。

☞以爱传道,用大爱绽放生命精彩

学校以“三生德育”(生命、生活、生本)为德育理念,始终如一,夯实学生生命之基,锤炼学生生活之道,以生为本,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共同推进德育水平全面提升。

学校着力打造大爱、智慧、和谐的德育工作团队,尤其注重培养一支高水平、高素养、高效率、高质量的班主任团队。学校开办了“班主任学堂”,每月进行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分享、班级工作“疑难杂症大盘点”“班主任同读一本书”“家校共读一本书”等活动,以“班集体”为本,让教育充满力量和温度,培育有灵魂的班级;开展“一周一班会一主题”“一月一评比”“班级文化建设”等活动,以班主任为主导,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学校鼓励班主任做孩子们的知心人,师生共同书写每个班级的温暖故事,让每一个孩子绽放出生命的无限精彩。

学校重视养成教育,组织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养成主题教育活动,并从常规活动入手,开设主题班会课及劳动技术课,编撰德育手册,每周分重点、分专题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教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长期的规范熏陶中,文定学生初步养成了品德良好、思想健康、语言文明、行为规范的优秀品质。

学校不仅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同时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养成。学校通过校园日常管理,充分发挥团委会、学生会、文明岗的带头作用,提升主体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学校更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多次邀请心理专家开展心理健康主题培训,开展心理健康状况的摸底排查工作,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学校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每周星期一举行的升国旗活动,是学校育人体系中最生动的一幕。连续举办了四届的全校师生体育艺术节,极大程度上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中华经典诵读”引导学生在欣赏美文的同时,聆听先哲的教诲,与圣人同频。演讲赛、作文竞赛、思享会等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陶冶了学生的思想情操。研学旅行的开展,开阔了学生视野。学校组织学生赴井冈山、韶山、益阳南县厂窖惨案纪念馆、夏明翰烈士故居等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风雨,见世面。”既接触到了新的知识,又培养了独立能力和团队精神,更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与担当。10年来,在省市县区组织的各级各类竞赛中,文定学校有1032人次获团体奖、个人奖等奖项。

☞以爱授业,用慧心播撒教育温情

岁月如歌声声急,事业如棋局局新。学校致力打造一所管理规范、成绩领先、特色鲜明的学校。在教学方面积极探索如何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做到“减中增责”“减中提质”,让课堂教学突出“精”“效”,作业设计突出“新”“活”,课后服务内容突出“丰”“趣”。常规“四课”(推门课、示范课、比武课、公开课)的开展,助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品质。在全区组织的多次教育教学质量考评中,文定名列前茅。

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摆在文定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文定教师平均年龄不到30岁,青年教师众多。为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开展老教师和青年教师“师徒结对”的“青蓝工程”,让青年教师在老教师的指引下快速成长。学校积极请进来,走出去,让名教师现身说法,使老师们学有所悟。学校还搭建了教师锻炼教学功底、展示自身风采的科研教平台,让新教师脱颖而出,让老教师再攀高峰。

在教学研究方面,学校积极开展“一周一教研组会”“一周一集体备课”“一月一小结”“半期一段结”“学期一总结”等教研活动。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开展全科全员作业设计探究活动、“同课异构”活动。学科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多学科的小课题研究,激发了学生对学科的热爱,增强了文化自信。学校还利用特色校本课程,让学生了解南岳衡山地域文化,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真正做到深度思考如何让学生“乐学”,怎样让学生主动“会学”,如何高效地让学生“学会”。

学校积极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社团活动多元化、活动课程主题化,实现学生核心素养与学校培养目标的深度融合。学校开展了“走进茶园,了解茶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小小导游”志愿服务活动;组建了各种社团,如:书法社、剪纸社、音乐绘画社、诗文朗诵会等;开展了精彩纷呈的竞赛活动,如:化学学科小发明“自制净水器”、语文学科“手绘古诗文”、英语学科“配音秀”、劳动技术“我为父母做道菜”等活动,所有这些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了家长和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彰显了文定教育的温度。

经过10年艰苦砥砺和锻造,文定学校铸就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锐意进取、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他们以教书育人为最高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毕业追求,虽呕心沥血育英才,却“衣带渐宽终不悔”!他们以超前的教育理念、灵活的教学方法、独特的教学思路和出色的教学业绩,使文定一步步走向辉煌!近年来,文定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优质课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据不完全统计,学校教师有论文374篇在区级以上获奖,80多位教师在区级以上的课堂教学评比中获得奖项。在10年的办学实践中,文定学校先后为省级示范性高中输送了近4000名品德良好、成绩优秀、身心健康、个性鲜明的毕业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以人为本。”学校坚持把学生发展放在教育的核心位置,从学校资源的配置、课程与课堂教学到活动设计和落实,到教研、班级管理、德育工作的各个具体工作的开展,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把学生放在正中央”,用“爱”点亮教育底色。

教育是温暖人心的事业。有温度的学校,才有生命力;有温度的教师,更显教育智慧;有温度的学生,其灵魂更有趣。目前学校正处在“民转公”时期,文定人正以智慧为笔,以热爱为墨,在文定这块热土上传递“初心”温度,激发“使命”力量,奋力书写文定学校教育的美好明天,为这一片蓝天增添一抹新的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