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百姓身边的现代化》——百姓用上了自来水
第二集:百姓用上了自来水
主持人:《追寻》带你感受百姓身边的现代化。今天我们分享的话题是“老百姓什么时候用上了自来水”
主持人:解放前,衡阳市城区居民以饮用湘江水为主,取水靠手提肩挑车拉。50年代初,城区部分用水量大的厂矿企业自装水泵抽取地下水,大部分居民仍下河挑水或买水饮用。
主持人:我们询问瞿女士,“用上自来水有什么感想?”瞿女士说,自来水当然方便了。现在大家还想用上“直饮水”,拧开龙头就能喝的纯净水。瞿女士说,上个世纪50年代初,她妈妈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作为防疫人员在湘江河边为挑水的市民发“消毒水”,每桶一勺,用于河水消毒饮用。
说起那个时代,市民欧阳先生深有感触。上个世纪50年代,体弱的市民,无法挑水,只能买街边别人挑的水喝,几分钱一担。有的就喝井水。后来就有了自来水公司,每一条街上有个供水站。大家凭着购买的水牌去挑水喝。直到后来,每家每户都安上了自来水。
1956年9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共衡阳市委决定投资150万元,在衡阳市郊黄茶岭营盘山兴建一座供水能力1万立方米/日的自来水厂。工程于1956年9月29日正式破土动工,经过建设者们1年零3个月的日夜奋战,艰苦奋斗,衡阳市第一座、湖南省第三座自来水—黄茶岭水厂在1958年1月3日竣工投产,正式供水,结束了衡阳市无自来水的历史。通水时中山南路至解放路一带,万人空巷,欢庆城区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巨变。
今天的衡阳,水务集团不仅可以实现日供水能力70.5万立方米,还能实现每天处理生活污水41万立方米。输水管道长达1600多公里。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从“肩挑手提”取水到如今“送水到户”,从“第一座水厂建设”到“集团规模化发展”,再到5G时代的“衡阳智慧水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的衡阳,已经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雨污分流工程,让湘江的水质变的更加清澈。
主持人:好了,自来水的故事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下期我们来聊一聊老百姓的天然气。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