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实践团来衡助力油茶产业发展
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仝文夫 罗子怡 郭泽欣 记者程聪报道 科技赋能油茶产业,青春助力乡村振兴。7月23日至8月1日,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机械与智能制造学院、林学院研究生组成的暑期专业实践团深入衡阳市耒阳市、衡南县,通过产学结合的方式,深入探寻油茶产业发展新路径,在乡村课堂里书写青春画卷。
走进油茶庄园现场搜集资料
耒阳市和衡南县作为湖南省油茶的重要产区,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种植历史。油茶作为一种优质的食用油料作物,不仅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还在生态保护、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油茶产业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这两个地区的油茶产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耒阳市龙塘镇龙塘村,石坝边家庭农场的种植户们热情地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油茶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在“神农国油”企业生产车间,一条条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正在紧张作业。据了解,耒阳市通过推广优良品种、加强技术培训、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不断提高油茶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当地还积极发展油茶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打造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油茶品牌。
企业工作人员讲解油茶加工过程
随后,实践团前往衡南县进行调研。衡南县在油茶产业发展方面采取了“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了广大农户参与油茶种植和加工。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农户的资金和技术难题,还保障了农户的收益,实现了企业和农户的双赢。此外,衡南县还注重科技创新,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展油茶新品种培育、病虫害防治研究、宜机化、规范化种植、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方面的研究,为油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在“大三湘”茶油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带领团队人员参观了“从苗到油“全产业链试验基地,介绍了公司“庄园化”生产模式,为油茶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还与当地政府部门、企业负责人、种植户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座谈。大家普遍认为,虽然耒阳市和衡南县的油茶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油茶种植成本较高、机械化程度低、市场销售渠道不畅等。针对这些问题,实践团成员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调研情况,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让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了耒阳市和衡南县油茶产业的发展情况,也为当地提供了一个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关注油茶产业的发展,为推动衡阳油茶产业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据悉,此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暑期专业实践团主要围绕油茶种植、采收、加工等多个方面展开深入调研,力求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调研报告和建议方案,为耒阳市、衡南县乃至衡阳市的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