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推动“专本贯通、职普融通” 湖南高铁职院“楚怡工匠”本科班佳绩频现
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张庆海 刘建军 舒文 记者卢幼莲报道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湖南省首批“楚怡工匠”本科试点高校之一。近日,其本科班学子们在专业竞赛、社会实践及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彰显了学院在推动“专本贯通、职普融通”教育模式上的成功实践。
为了给学生提供舒适、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领导多次走访铁道工程学院,就“楚怡工匠计划”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班级办学情况和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他们对学校环境、生活、学习等方面的评价与建议。同时,将教师公寓改造为现代化学生宿舍,配备空调、洗衣机等生活设施,并引入门禁刷脸系统,确保学生安全,不断提升学习生活满意度,让学生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学习。
湖南工学院校领导在我院智能建造实训基地考察
通过开展“大思政”系列文体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爱校情怀。学院组织学生开展“永远跟党走,当好接班人”系列主题团建活动,如参观党史馆等教育基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等,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感。同时,邀请广铁集团劳动模范和技能大师来校讲座,举办技能竞赛,邀请行业大师担任专家评委,加深学生对行业认知,对工匠精神、劳动精神的理解,激励学生技能成才、技能报国。
开展“永远跟党走,当好接班人”主题团建活动
为确保本科班教学质量,学校制定并实施了高本贯通教学管理、成绩管理、学籍管理等制度,形成了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建立“政行企校”协同育人机制,保证“高职+本科”教育教学的有效衔接。构建“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三教协同多元人才培养新模式。依托合作的本科院校和校企共建的先科桥隧、南方高铁等产业学院,并成功立项教育部学习型社会建设(高等继续教育领域)重点任务1个。学院还精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对接产业发展方向,将高铁精测精调、智慧巡检等“高铁特色”和工匠精神融入教学内容,为学生高层次教育奠定基础。
系统制定本科班教学制度
在教学上,学院组建了由本科院校教师、高职院校优秀教师、行业企业兼课教师构成的“三体”型教师团队,专本教师集体备课,共同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建设了2个代表行业水平、具有国际视野、展示铁路特色、内容丰富、结构优化的“一平台两园三馆四中心”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省级教学资源库,校企共建“建筑-道路-桥梁-隧道-轨道”五大土木类实训基地,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生产环境中学习专业技能。开设“大土木”职业启蒙课,推行理实一体课堂教学,如在大一阶段开设职业启蒙课《铁道概论》《CAD制图》等专业基础课,课堂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改革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行业。
“建筑-道路-桥梁-隧道-轨道”五大土木类实训基地
“四新技术”理实一体现场教学
学院还注重学风建设和学生成长,通过“榜样示范、朋辈互助”的模式,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帮助。每个班成立“学霸讲师团”,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利用晚自习时间给其他同学讲课;在宿舍通过“结对子”的方式,进行互相讨论,帮扶学业有困难的同学,形成了“课前预习-课中练习-课后总结”三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比赶超”的良好氛围下,同学们自发成立了英语4级备考小组,自主制定计划,每天坚持背单词和刷题。
自2023年与湖南工学院联合培养土木工程铁道工程方向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以来,学院“楚怡工匠”本科班捷报频传。在“第十七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与创新大赛”中,土木工程2301班的杨思康同学荣获国赛二等奖,与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全国895所院校的1642支队伍同台竞技。在“第四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创新设计大赛”中,曹方舟同学荣获国赛二等奖。“楚怡工匠”本科班学子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展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近年来,学院在教学质量、学生管理、生活环境、班级活动、思想引领、人才培养、教学资源、课程开设等环节上持续努力和创新举措,全方位推动“专本贯通、职普融通”教育模式的深入实施。接下来,学院将继续秉承教育创新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我国铁路事业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