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永一家亲丨产业帮扶 共同绘就产业兴旺“风景图”
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邵俊杰报道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作为农业大县,近年来,永顺县不断发展猕猴桃、油茶、柑橘、茶叶等产业,围绕“土特产”做文章,形成每个特色产业都有一个龙头企业带动的模式,助力富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
(莓茶种植基地)
永顺莓茶口感清凉甘甜,被誉为植物“黄酮之王”,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远销海内外。永顺县位于微生物中的发酵带、土壤中的富硒带、植物群落中的亚麻酸带,发展莓茶产业条件得天独厚,种植莓茶已有上千年历史,被评为“中国古莓茶之乡”。
永顺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芙蓉镇,毗邻高铁芙蓉镇站。据悉,园区内有衡阳市对口帮扶项目菜鸟农业产地加工中心,助力当地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仓储体系建设、农产品品牌打造等。大丰莓茶产业园瞄准莓茶产品深加工,三产融合创新,讲好古溪州莓茶文化故事,持续提高茶叶亩产效益。
2020年4月,永顺县获批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县。衡阳市对口帮扶工作组主动加强与各方协调沟通,利用国家农业农村部定点帮扶和政策支持,商讨合作共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引导衡阳市农科院、蔬菜所等科研院所与产业园对接商讨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积极推动衡阳国家高新开发区与永顺县经济开发区开展合作,合力共建“数字经济飞地园区”。
永顺县菜鸟农业产地加工中心项目于2022年6月启动,建设地点位于永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在衡阳市对口帮扶工作组的关心支持下,由阿里巴巴集团联合永顺县人民政府共同建设,该项目总投资500万元(其中衡阳市对口帮扶资金投入92万元),主要包括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仓储体系建设、农产品品牌打造三个方面内容。
目前,政府配套光电分拣设备已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产地仓中定量包装设备、精品包装线、常规包装线、物料输送线装卸货输送机、综合服务等6条生产线和7个共计200万吨库容的冷冻库已全面完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到2亿元左右,有效降低永顺农产品物流运输成本40%左右,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45%左右。
近年来,永顺莓茶在“产业兴旺、文化繁荣、科技强县”的发展策略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该县大力实施莓茶品牌建设,目前拥有溪州莓茶、司城贡茶、澧源莓茶等品牌商标20个,莓茶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8个。永顺积极延伸莓茶产业链,优化莓茶产品结构,推出莓茶花草茶、速溶茶、莓茶含片、莓茶洗护用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同时,按照“四跟四走”产业发展思路,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了永顺莓茶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芙蓉镇发树村海拔平均600多米,土壤气候适合种植莓茶。2022年3月,该村在县农业农村局支持下,引进大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土地流转种植莓茶。公司不仅给村民支付租土地资金,还聘请村里的劳动力在莓茶基地务工。
王少甫是永顺县返乡创业的典型代表。2017年,他回乡创业,注册成立永顺县大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丰公司”),此时永顺莓茶尚未形成产业。王少甫采用“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的模式发展订单种植莓茶,公司负责技术指导、保底收购和产品加工及销售。通过该模式,既带动了农户增收,也让茶叶品质得到了保证。
据悉,大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按照湖南省“六大强农行动”的部署要求建设实施,产业园依托芙蓉镇千亩莓茶种植基地,借助芙蓉镇知名景区的高速、高铁站交通优势和旅游资源和大丰公司100多万自有莓茶会员客户群体,打造的一条集莓茶培训、莓茶全自动标准化生产体验观光、自然生态、民族风情、高山茶园观光、采茶制茶体验、永顺莓茶茶文化体验、高山茶园民宿等于一体的三产融合创新产业园。
截至目前,该公司自有莓茶种植面积4000余亩,合作村集体12个,合作莓茶种植面积1.3万亩,直接带动农户2200人。累计通过产业分红328万元,鲜收购分红150万元,农户用工工资864万元,保底收购茶鲜叶300万斤,金额达4800万元。
王少甫介绍,公司积极抢抓农业农村部定点帮扶、衡阳市乡村振兴对口帮扶和阿里巴巴“热土计划“乡村振兴公益重点帮扶的政策机遇,力推产销对接。全力配合实施永顺县委县政府莓茶产业提质扩面工程领导决策,先后投入生产资金近三千余万元在万民乡、西歧乡、芙蓉镇打造多个千亩莓茶示范基地和现代化莓茶加工生产线,为湘西州莓茶产业发展增添助力。
近年来,衡阳市驻永工作组深化产业帮扶,引导衡阳15家优质企业落户永顺,投资超5000万元,助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至2023年,利用帮扶资金实施农副产品检测分拣中心、菜鸟产地仓电商配套设施等52个产业项目建设,建立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接机制,带动农民就业4361人,每年给村集体分红上百万元。
在永顺县农特产品供应链中心,记者看到,中心的工作人员们便忙个不停,工人们忙对散装莓茶进行分拣包装。
据介绍,衡阳市对口帮扶资金投入50万元支持永顺县农副产品检测分拣中心建设。湘西湘福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发展“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已获得9大类52小类食品生产许可认证,带动就业创业300人,今年预计产值8000万元,是湘西州食品加工类最全面的生产型企业。
据悉,永顺县农副产品检测分拣中心总投资3000万,目前建有农产品研发中心、检测检验中心、加工中心、分拣包装中心。有农产品加工SC生产许可证9大类52小类,生产线28条,可降低包装物流成本 50%以上。
为进一步让山货出山,中心还专门设有农特产品检测实验室,产品检测合格后,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销往市场销售,产品上标有二维码,顾客可扫码查看商品的生产信息,通过监控查看商品的生产过程,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在衡阳市驻永工作组的指导下,我们建立了一个约7000平方的农产品分拣中心,主要是把老百姓的东西收上来,然后将其包装、升级,变成一个商品,再销售出去。衡阳还给我们的产品进行兜底,并在衡阳进行大力推广,这对我们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永顺供销勤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南京告诉记者,分拣中心建成后带来的最大改观,一方面是可以给老百姓的农产品进行兜底,另一方面则是降低了整个的物流成本,从以前的70%已经降到了40%左右。彭南京表示,公司将在今年进一步扩大农特产品的销售渠道,大力开拓北方市场和东南沿海市场,力争将产值再提升,助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永顺县委常委、统战部长李玉芳表示,短短三年,衡阳市驻永工作组给永顺带来许多产业扶持,在对口帮扶工作中,把产业摆在首位,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计划,从各个方面来帮扶永顺。现在,永顺县各个乡镇的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划,发展思路也非常清晰,各方面工作都在稳步发展。
“现在我们全县干部上下同心,就是想把对口帮扶搞好,同时也助力全县乡村振兴发展。如今,永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县委县政府也非常感谢衡阳,我们现在像亲戚一样,越走越亲。”李玉芳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