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县朝圣村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尚
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李洋杰报道 近年来,位于衡山县岭坡乡南部、坐落在祝融峰山脚的朝圣村,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成果显著,尤其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尚上亮点频出,展现出新时代乡村的崭新面貌。
朝圣村由原石坳村、大凉村、横铺村合并组建而成,全村辖21个村民小组,共750户,人口达3429人,土地面积约6.4平方公里,山林、稻田、旱地等资源丰富。2020年新扩建的村部占地约500平方米,设有党员活动中心、农村书屋、便民中心等。2021年,朝圣村更是被定为省级乡村振兴重点村。
一直以来,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朝圣村村两委紧紧围绕为民办实事、创建文明村的目标,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将其与物质文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位置,统筹安排、统一部署,分工明确且责任落实到人。
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朝圣村多管齐下,取得了明显成绩。依据朝圣村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大力发展甲鱼养殖、脆鲩鱼养殖、朝圣生态农庄等集体经济产业,确保了新农村建设既科学又具备可持续性,为乡村发展筑牢经济基础,也为文明风尚培育营造良好氛围。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制定出贴合群众意愿的实施方案,创新补助办法采取以奖代补,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作为颇多,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硬化排水渠道2千余米、修建灌溉水坝三座、新修拓宽公路硬化五公里、安装饮水工程管道2400余米,打造井湾美丽屋场,在全村主干道公路两旁种植花草进行绿化,开展改厕整治工作改进400多户,还率先实行入户垃圾收集统一回收,并由党员认领路段清扫,不断优化乡村人居环境,让文明有了坚实的硬件依托。
在公共服务方面,朝圣村着重打造新型“宜居村庄”,在整体规划里凸显村庄建设,利用荒芜土地打造花海景观、建设休闲广场,安装路灯近400余盏且安排专人定时管理,良好的人居环境让村民生活更舒心,也更利于文明新风的传播。
村两委班子以新建办公楼为活动阵地,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创建党员阳光便民服务站方便村民。同时,加强村级管理,制定村规民约,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实行村民道德规范行为积分制管理,依规办事、依章管理。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卫生文明户、模范家庭等精神文明创建评比活动,引导村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为引导村民节俭养德,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朝圣村积极开展人情减负宣传活动,不断提升村庄文明程度。村民代表们踊跃参与,纷纷入户发放传单,宣传人情减负新风,劝导群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并且,村里还举办“十星级文明户”表彰大会,树立榜样,激励更多村民向文明标杆看齐。
如今的朝圣村,正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尚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