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设持续提升民生温度——南岳区全力推进增发国债水利项目建设
编者按:趁着冬日晴好天气,衡阳市增发国债水利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近日,衡阳市水利局组织相关媒体赴各县市区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采访,报道建设成果,推进项目高质量如期完工,造福衡阳人民。
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许珂 肖雨欣 贺慧君 唐朝晖报道 “听水响、看水流,人在山上为水愁。”这曾是南岳区黄竹村群众饮水用水的窘境。如今,这样的场景随着大禾田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的完工已不复存在,全村彻底告别了“为水愁”。
南岳作为旅游大区,旅游旺季高峰日游客量可达10余万人,工程性缺水问题显著,长期依赖“靠天喝水”。大禾田水库身为南岳城区与黄竹村的主要饮用水源之一,因年代久远,老涵洞渗水、大坝外坡散浸,近年险情频发。尤其是2018年,南岳区遭遇百年难遇的四季连旱,饮用水库蓄水量锐减,城乡供水保障严重不足,区政府不得不实施“限时供水,定时送水”举措,家家户户陷入“吃水难”“缺水用”的困境。
“2023年,我们牢牢把握增发国债的机遇,成功争取到专项资金350万元,用于大禾田水库除险加固。”南岳区水电站站长蒋志良向记者介绍,项目竣工后,水库安全隐患得以消除,新增蓄水23万方,有效突破南岳缺水瓶颈,为华严湖水厂输送清洁原水。同时,水库形成的水域景观与水利设施,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有力推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禾田水库除险加固项目
除保障日常生活用水与旅游用水安全外,扩充灌溉用水资源亦是水利项目惠泽民生的关键体现。
今年7月28日,两百年一遇的台风“格美”凶猛过境,石子江山洪沟原有的2公里土坝被彻底冲毁,致使50亩基本农田毁坏,5户村民家中进水,枫木桥村新桥桥梁与300米公路也惨遭垮塌厄运。
“幸得增发国债水利项目的支持,两岸塌坡严重之处建成全新生态型护坡护岸,村民得以摆脱洪涝侵扰。”枫木桥村村支书旷建红欣慰地表示,“项目建成后,村里1400余名村民、820亩耕地均有了坚实保障。”
据悉,石子江山洪沟(乌石铺)防洪治理工程获取国债资金1000万元,治理河长4.24公里,其中新建两岸格宾护脚+雷诺护坡5310米、格宾挡墙护岸640米、C20埋石砼护岸760米;河道疏浚3920米;新建泥结石路面6150平方米;下河踏步和生物通道21处,新建排水涵管40处,人行桥改造1座,排水沟改造43米。该项目不仅为周边村民消除洪水隐患,还极大改善水利条件,让村民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石子江山洪沟(乌石铺)防洪治理工程
2024年度,南岳区共争取到增发国债水利项目4个,国债资金下达2432万元。截至当下,所有项目均已圆满完成。这些项目在完善水利设施的同时,为当地民众送上实实在在的福利,切实提升民众生活的幸福感与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