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乡村”车间助力“陪读妈妈”就业增收
2025-03-08 18:34:35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作者:周星宇 赵福中
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周星宇 记者赵福中报道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掠过集贤巷的砖墙时,41岁的何美清已坐在美皇制衣车间的缝纫机前,“嗒嗒”的电机声里,这位母亲熟练地翻动着布料,通过车间的透明门帘,能看见学生三三两两走过巷口,数百米外的育贤中学里,她的一双儿女即将开始晨读。
一条巷子,连起校门与家门。集贤巷位于祁东老城区,宽不过五米,两侧坐落着几十户民房。过去,这里还是一条冷清的窄巷,直到颜家坪社区联合服装企业发起“家门口就业计划”——将闲置民房改造成制衣车间,招募“陪读妈妈”参与服装代工,这里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短短几百米的巷子里已分布着6间制衣车间,吸纳了200余名妇女就业。
一根针线,织就事业与家业。何美清是第一批加入集贤巷制衣车间的缝纫工。此前,她因照顾两个孩子辞职在家,“丈夫忙碌,我想挣钱也脱不开身”。如今车间实行弹性工作制,她每天清晨送完孩子便来工作,晚上又能准时接子女放学。“手脚麻利一点,一天能挣一百多,还不耽误给孩子做饭。”何美文指了指缝纫机台面,上面整齐摆放着织好的衣物。
一束暖光,照亮生计与归途。近年来,颜家坪社区围绕“陪读妈妈”就业难问题,主动对接企业,推动制衣车间在集贤巷落地生根。据社区书记刘小虎介绍,这些车间年产出服装超过10万件,女工平均月收入达3500元,更意外带动了巷子经济,有家长专门搬来租房,“就图接送孩子方便,还能挣份钱”。
夕阳西下,何美清走出车间大门,回家准备晚饭,身后,“嗒嗒”的电机声停了。路灯次第亮起,照亮更多母亲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