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土 > 资讯 > 正文:

柏满富丨舂陵石记

2025-04-01 00:08:40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分享到:
 

█柏满富

千年舂陵河 徐瑞东摄

“舂陵碧水荡清波”,我常邀三五好友于舂陵河滩,拣奇石于沙滩上。阳光下,浅草如茵,舂陵石形态各异,令人目不暇接。玩累了,便在安全水域嬉水,而后品评所拣之石,或仰卧于岸边绿树下,静观蓝天白云。傍晚,毘帽峰的侧影被夕阳被夕阳镀上金色,仿佛一位刚入梦乡的美人。一友不禁感慨:“舂陵河的石头也是有灵魂的。”众人皆笑,纷纷赞同。

此乃熟悉的舂陵河颜家洲沙滩,阳加中学就在西岸。中学时,无数次游泳的记忆与美好回忆皆与此地相关,每次同学相聚,总提及拣石摸鱼的趣事。

我的办公桌、书房写字台、阳台石池、书架上,皆有精挑细选的舂陵石。那一方黄蜡石像鸟,名为《守望》;一方青墨相间的舂陵石像鱼,叫《墨鳞》;一方光滑如玉釉的奇石,中间一道乳白横线似将天地划分,名《天与地》;还有一块三角形彩硅石,宛如山水画;以及一方竖看像狮头、横看似运动员的奇石……舂陵石让人遐想无限!

舂陵石

舂陵河畔,奇形怪状的石头装扮着一河两岸。石头融汇山水,历经沧桑,饱含故事,似大自然在书写又被书写。舂陵石遵循“皱、瘦、透、漏”原则,展现出具象、意象与抽象之美。不同纹路、色泽、形状,讲述着舂陵河流域的历史,刻画其美丽,雕塑其神奇。

无一块舂陵石是完全相同的。它们如书、如画、如丰碑,承载着自然万物的亲吻与印记。人们从中品读、辨识、思考、享受,舂陵石的神奇,或许藏着舂陵人故事与情感的密码。

舂陵河流经永州、衡阳、郴州,舂陵石因其流域得名。舂陵地名与舜帝有关。《道州志》记载,舜南巡崩于苍梧之野,后闻九疑大阜中有钟自舂,觅得韶乐遗器自舂击于陵阜,故有舂陵之名。唐李郃《九疑山赋》记“零陵舂陵,分于秦之后,汉之前。”这两千余年的古老地名令舂陵人自豪。无数先贤自称舂陵人。唐元结的《舂陵行》,杜甫的《览道州元使君结<舂陵行>兼<贼退后示官吏>作二首》,皆表明舂陵之名汉唐时已名播天下。

多彩舂陵河 徐瑞东摄

宋代的《云林石谱》记载,舂陵石生于土中,磊块嵯岩,大小不等,质地坚韧,有青黑、灰白、黄而斑几种,四面奇巧,扣之无声,足以置于几案间,令人观赏。

舂陵石耐磨。一方山水养一方人石,因舂陵河地质结构复杂,矿产丰富,水流落差大,千磨万击后,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奇石。舂陵石多为冲水石,色彩以青、灰、黄为主,尤以彩硅石、黄蜡石为最。我爱舂陵水,也爱舂陵石,少时拣过,后识石友再去拣,近年更喜赏、赠、藏之。

“万千山水,融于舂陵石。”舂陵石蕴天、地、人共生共荣秘密,正如舂陵人性格的特质。

灵韵舂陵河 唐少云摄

传说舂陵河石头是舂陵侯的点化,流传至今。我相信,舂陵石藏着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忠义、坚韧与勇毅精神。

舂陵石的宁静,正是其最大气质。宋代赏石盛行,舂陵石也因此声名远扬。陆游曾提到灵璧石、林虑石、震泽石与舂陵石等。似乎他与舂陵石、道州石有着不解之缘。《闲居自述》中“石不能言最可人”成了赏石的经典。

陆游在《寄题李季章侍郎石林堂》中以石为友,传达了人生的深刻感悟。宋代杜绾的《云林石谱》将灵璧石排在第一,舂陵石则排在第五。

周敦颐号濂溪先生,濂溪可归入舂陵江流域,周子可谓舂陵人,少时月岩悟道,能从山水石荷中参悟大道,其思想与《爱莲说》君子品格,正与舂陵石的宁静、质朴、高洁特质相契合,呼应着潇湘与舂陵之水。

宋代周紫芝《谢吴司户寄舂陵四石》中赞美四方舂陵石的惟妙惟肖,将舂陵石自比为有峻奇风采的“小峥嵘”。宁静的石头俯身倾听自然山水的诉说,一方石头,隐藏着一方山水的自然回响。

梦幻舂陵河 徐瑞东摄

陆游所言“尚置几案间”的道石,或出自舂陵河流域,或即是舂陵石。道石,又名道州石,产于湖南永州道县、宁远一带,呈青、灰青、灰黑等色,间有白脉,质稍脆,外表多坳坎,石形如峰峦嵯岩,适作砚山。

苏东坡是赏石大家,他留有“园无石不秀,斋无石不雅”的名言。在黄州,他用糖饼与小孩交易,聚得289块小石头,回家放进铜盆中供养,甚至将一些赠好友佛印,并作《怪石供》。他画的《潇湘竹石图》,以潇湘二水合流处为背景,景物虽不多,却应知舂陵石的存在,仿若阅尽千里江山。

晶莹舂陵河 徐瑞东摄

曹雪芹在《题自画石》中写道“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他以顽石般的玲珑潇洒和平常心态,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明清时期,园林艺术大发展,奇石文化鼎盛,流传至今的奇石专著不下十种,或许有不少关于舂陵石的趣闻。

无论在诗中,还是在人间日常,舂陵石都以其宁静、美丽与灵气,接地气地存在着。

舂陵石主要产于湖南永州、衡阳、郴州舂陵河段,常宁、耒阳、桂阳则是最为丰富奇特的地方。当地民谣“河滩对河坳,金银十八窖。摸到一小窖,买得湖南到。”更是传颂不衰。有人在中国赏石协会衡阳展览拍卖会上,拣得奇石《楼兰遗韵》,以28万元拍卖成功。常宁的许多人爱石,我也认识谭石头、沈石头、徐石头等石友,他们一辈子拣石、卖石、赠石、藏石、赏石,甚至创建民间奇石馆,舂陵奇石成为舂陵河奇特的风景。

一方舂陵石,藏着原始作坊的臼捣声;一方藏着东汉光武中兴的家国情;一方藏着晚唐衰败的世况;一方藏着大宋文人的离情;一方藏着华夏欣欣向荣的气象;一方藏着四季缤纷的景观。

今天,人与自然的点滴融入“石头”之中,千百年后,后人将以何种心情捧读这方“石头”,解译出怎样的传承密码呢?这其中蕴含着大众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痛点、盲点与误区,我们应深入挖掘舂陵石背后的文化内涵,透过现象看本质,洞悉人性对自然与文化的双重眷恋。愿舂陵石的宁静与美丽,能在喧嚣的时代中,给予我们一份深刻的反思与共鸣。

神秘舂陵河 徐瑞东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