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土 > 资讯 > 正文:

方富贵丨一碗面的姻缘

2025-04-02 19:33:25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分享到:
 

█方富贵

▲温馨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湘南乡下,男女相亲的传统依旧根深蒂固。那时,媒婆是最为重要的角色,她们就像月老派来的使者,专门为单身男女牵红线。然而,这条红线时常在误解与意外中断裂。

牛角冲有个叫四牛的小伙子,二十五岁,身高体壮,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年轻的劲头,正是成家的年纪。可每次相亲,他都像被浇了冷水,脸上露出难以掩饰的尴尬,始终未能如愿成婚。四牛他娘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请媒婆帮忙,为儿子寻觅一门亲事。

有一次,媒婆带着四牛来到王家湾的三妞家。三妞是个腼腆的姑娘,眼睛大而清澈,坐在那里手指微微绕着衣角,姿态羞涩,让人看了不禁心生怜惜。三妞娘瞅见四牛高大的身影,心里暗喜,想:“这小伙子,挑担谷肯定是一把好手。”于是,她忙着下厨,不一会儿,猪油的香味就飘满了屋子。

四牛为了相亲昨夜特意空着肚子,就为给未来丈母娘留个好胃口。这会儿肚子饿得咕咕叫,闻到香味,馋虫都被勾出来了。 等三个鸡蛋一碗面条端上桌,四牛实在忍不住,端起碗就大口大口吃起来,吃得那叫一个香,筷子刮碗底的声音“嘎吱嘎吱”响,把院子里的芦花鸡都惊飞了。三妞娘脸上的笑容“唰”地一下就没了,心里嘀咕:“这吃相,象饿了几辈子似的,谁家姑娘敢嫁?!”这门亲事,就这样黄在了碗底。

▲灵韵

时光荏苒,转眼就到了第二年的惊蛰。媒婆再次带着四牛去相亲,这次是李家村的四妹。四妹性格开朗,见着四牛就心生好感。四妹娘瞧四牛也挺满意,同样煮了三个鸡蛋一碗面条。四牛这回学乖了,学着村里会计斯斯文文的样子,慢悠悠地把三个鸡蛋半碗面挑到另一个空碗,自己只吃半碗面,边吃还边想:“这下总该成了吧。”谁知道四妹娘看着他吃得这么少,直皱眉:“一碗面都吃不完,身体能结实吗?怕是挑不起两箩稻谷。”这门亲事又吹了。

接连两次的失败,让四牛心灰意冷,回到家,在晒谷场上望着满天星星,拳头攥得紧紧的,指关节都泛白了,心里满是委屈和不甘。四牛娘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拿着新做的千层底布鞋走过去,轻声说:“儿啊,做人就得像这鞋底,该软时软,该硬时硬,遇事得懂得变通。”

听了娘的话,心中似乎有所领悟。四牛摸着鞋底密密麻麻的针脚,忽然想起爹临终前攥着的那把稻穗,饱满的谷粒都是谦卑地低着头。

▲甜蜜

又过了一年,恰逢梅子黄时,媒婆又给四牛寻了一次相亲机会,这次是去河边张家村的小梅家。小梅是个温柔似水、善解人意的姑娘,四牛满心期待,又紧张,暗下决心这次一定要表现好。

小梅娘准备了一桌好菜,中间就有那熟悉的三个鸡蛋一碗面。四牛稳稳当当坐下,不慌不忙地夹起面条,细嚼慢咽,还时不时跟小梅娘聊着家常:“婶子,后山坡的桔园今年肯定丰收。”

小梅在旁边忍不住“扑哧”笑出了声。就在这时,院门“砰”地一声被推开,小梅爹扛着渔网回来了,竹篓里的草鱼活蹦乱跳,溅起的水珠落到四牛新纳的千层底鞋上。小梅爹瞧见女儿和四牛在一起,眉头一皱,粗声粗气地问道:“你是谁?来我家做什么?”四牛心里“咯噔”一下,赶紧站起来,客客气气地自我介绍。小梅爹却一脸不屑,眼神里也透着不满意。

四牛一看,心里一慌,生怕这次又搞砸了。他瞥见墙角的扁担,想都没想,抄起来就往院外走。“小伙子要干什么?”小梅爹眼珠瞪得像铜铃。四牛连忙陪着笑说:“叔,我帮您把鱼缸挑满水。”说着就挑起两大桶井水,扁担压得“吱呀”响,汗珠顺着脖子一个劲地往衣领里钻。

小梅爹一下子愣住了,他从四牛这一连串的举动里,看出了小伙子的实在和对小梅的真心。琢磨了一会儿,微微点了点头。

大喜的日子,喜轿抬到四牛家门口,周边村子的乡亲们都围过来看热闹。三妞娘也挤在人群里,手里捏着把枣木梳,惦着脚往里头瞧。她看见四牛稳稳扶住差点摔倒的轿夫,肌肉紧绷,像老树根一样结实。小梅过门槛的时候,红盖头被风掀起一角,新娘子鬓边的银簪子在太阳底下亮闪闪的,晃得人眼晕。三妞娘刚张嘴想说“当年.....”一阵鞭炮声就响起来,把她的话全给盖住了。她忽然想起自家闺女前日回娘家时的抱怨:“那个斯文丈夫连稻种都不会选。”

如今啊,牛角冲的老槐树下,经常能看见四牛捧着青花海碗大口扒饭,吃得那叫一个香。小梅总是笑着说,他就该痛痛快快吃,听着他吃饭的声音,比山歌还好听。只有媒婆,还慢悠悠地摇着蒲扇念叨:“这姻缘,就象揉面团,劲儿使大了要裂,劲儿小了要散......”话音未落,四牛家双胞胎举着竹马跑过,惊飞一树麻雀,也惊醒了那些还在相亲桌上较劲的人们。

▲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