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哪吒遇上衡山皮影戏 “传统”与“新潮”碰撞出新火花
2025-04-24 15:52:34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作者:廖晶 文雅婷 李洋杰
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廖晶 文雅婷 记者李洋杰报道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热映,引发了全社会对“哪吒”的热烈追捧,同时也带动了中国式审美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广泛关注。那么,当“哪吒”这一经典形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以皮影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时,又会激发出怎样的创意火花呢?
(张好好正在制作哪吒皮影影型)
4月22日,在衡山县萱洲镇古河街的衡山皮影雕刻工艺展览馆,衡山皮影戏县级非遗传承人张好好正全身心投入哪吒影型的收尾工作之中。
梳着一头齐刘海,顶着两只很大的“熊猫眼”,手插进裤子里晃悠走路,不时咧嘴邪魅一笑……张好好手中的皮影哪吒,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此外,特别设计的可动关节与三根竹制操纵杆的巧妙结合,更是让皮影能够轻松完成腾空翻跃、御器斗法等众多高难度动作,栩栩如生地再现了观众心目中的“哪吒”形象。
(张好好笔下的哪吒形象)
“今年《哪吒之魔童闹海》这部电影特别火,我就想着将它和衡山皮影戏结合起来,让更多年轻人和小朋友喜欢上皮影戏这项非遗传统文化。”衡山皮影戏县级非遗传承人张好好告诉记者:“哪吒是这个剧本当中的第一个角色,后续还会陆续推出敖丙、申公豹、李靖等角色的皮影。等到所有的影型角色制作完成之后,我们会把它们带到皮影戏的荧幕当中,呈现给观众朋友。”
皮影影型的制作过程极为复杂,从画稿、雕刻到上色、组装,每一步都需要极高的技艺和耐心。仅一个哪吒的影型就花费了将近一周的时间。
(张好好带着自己制作的哪吒皮影与老师合影)
作为衡山皮影戏县级非遗传承人,张好好致力于皮影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湛技艺与当下备受瞩目的动画角色“哪吒”相融合,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古老的非遗技艺注入了新的生命与活力,更激发了年轻群体的广泛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