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资讯 > 正文:

硬核!衡阳百名科技教师集中“充电”,三年计划锻造创新领路人

2025-04-24 12:18:48      作者:曹姣雄
分享到:
 

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曹姣雄报道 4月16日,一场意义非凡的全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三年培训计划,在博文高级中学盛大启幕。来自衡阳市12个县市区的百余名科技教育骨干,怀揣着对科技教育事业的热忱,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共同开启一场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时代科技教育赋能之旅。这场由市科协、市教育局携手联合主办的系统性培训工程,宛如一颗璀璨的启明星,标志着衡阳在贯彻落实“科技创新从娃娃抓起”这一战略部署的征程上,坚定而有力地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科技辅导员队伍,无疑是青少年科技创新道路上的启蒙者,更是科教兴国战略在基层的有力践行者。他们肩负着点燃青少年创新梦想、培育未来科技之星的神圣使命。”市科协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负责人李艳目光坚定地说道,此次培训计划紧密贴合《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的要求,精心构建起“理论学习+案例研讨+实践指导”的三维培养体系,直击基层科技教育师资力量薄弱、课程创新能力不足等现实痛点,旨在为衡阳的科技教育事业注入强劲动力。

项目首期培训,特别邀请到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李平前来开展专题授课。李平老师来自祁东育贤中学,是一位深耕科创教育领域多年的资深教师。她以“科技创新大赛全流程指导系列课程——科创导师实战课”为主题,通过深入剖析“生物教师怎么跨界科技创新的?”“自制人体血液循环模拟实验装置”等一系列生动且典型的案例,将项目式学习、跨学科融合等前沿教育理念,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娓娓道来。在她的讲解下,原本晦涩难懂的STEM教育理论,瞬间变成了一套套可操作、可落地的教学指南。参训人员祁东科协的曾文博不禁感慨万分:“李老师的课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为我们打开了科技教育的全新视窗,让我看到了一片充满无限可能的新天地。”

走进培训现场,一个别出心裁的“科技教育会诊室”格外引人注目。在这里,通过“问题墙+金点子”的创新互动模式,基层教学中存在的各类难题纷纷浮出水面,现场共收集到87项教学难题,并据此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的解决方案库。“如何设计梯度化科创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怎样建立校际资源共享机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等一系列热点议题,引发了在场人员的深度思考与热烈研讨。耒阳市科技教研团队分享的“校企双导师制”实践经验,更是为县域学校开展产教融合提供了全新的范式,让大家眼前一亮。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三年培训计划将全面覆盖全市12个县市区,构建起“市级示范培训-县级全员轮训-校本常态研修”的三级培养网络。同时,配套出台的《科技辅导员能力标准》,从课程开发、赛事指导、资源整合等7个维度,为科技辅导员的专业发展精准构建了坐标系。此外,还设立了专项奖励基金,进一步完善了科技教育人才的成长通道,为广大科技辅导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坚实的保障。

培训期间,参训教师共同观看了陈水章在长沙市长郡芙蓉中学的参赛视频,全方位观摩了“中学生科研项目孵化”的全过程。在观看《人体神经调节模拟演示装置》相关内容时,耒阳市港湘实验学校教师刘琳娜深受触动:“科技创新教育绝不能局限于某个学段,必须打破学段壁垒,构建起大中小学贯通培养的体系,这样才能为学生的科技创新之路铺就坚实的基石。”

市科协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负责人李艳再次强调:“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从长远来看,是为国家储备战略人才力量,关乎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随着培训计划的持续深入推进,衡阳正全力打造“家校社企”协同育人共同体,目前已成功促成12所中小学与本地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创新教育实践基地,为青少年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实践平台和学习资源。

“科技创新的大潮正汹涌澎湃、奔涌向前,我们愿以专业素养为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青少年的科学探索之路。”正如参训教师共同宣言中所展现的那般豪情壮志,这支在培训中不断成长、日渐壮大的科技辅导员队伍,正如同点点繁星,在三湘大地播撒着创新的种子。他们满怀热忱与担当,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贡献着自己的智慧与力量,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未来的科技之星将在这片土地上璀璨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