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堤上种青菜?耒阳河小青开展沿河两岸清理宣传活动
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曹姣雄报道 “裂岸千钧悬一线,青蔬噬土胜洪湍。”近日,耒阳市遭遇持续暴雨侵袭,暴雨过后,耒水河岸的生态状况令人揪心。在这背后,隐藏着一个破坏生态的“元凶”——河岸上的“致命菜园”。2025年4月25日,耒阳市朝夕义工协会耒小青巡河净滩项目团队针对这一现象,在一中沿河风光带开展了一场意义重大的公益调查与宣传活动。
25日下午2点,雨过天晴,第一缕阳光洒在大地上。耒阳市朝夕义工协会的志愿者们,包括谢菊南、汤李军、谢湘南等在内的全体成员,身着醒目的“橙马甲”,早早地来到了一中沿河风光带。眼前的景象触目惊心,暴雨冲刷后的河岸出现了如蜈蚣般蜿蜒的裂缝,而这些裂缝中,竟长满了青菜。这些“致命菜园”在雨水的肆虐下,成为了水土流失的“导火索”。
协会办公室主任谢湘南介绍,这些菜园大多是附近居民私自开垦的。表面上看,这些菜园绿意盎然,实则对风光带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志愿者们在现场用专业工具进行测量和分析,发现由于频繁翻耕,土壤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变得异常松散。而且,蔬菜的根系相对浅而细,无法像自然植被那样稳固土壤。每逢暴雨,雨水便会轻易地将表层土壤冲刷带走,导致大量泥沙流入耒水,不仅造成河水浑浊,还加剧了河道淤积,影响了河道的行洪能力,对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在调查过程中,志愿者们遇到了正在躲雨的菜农张阿姨。她的蛇皮袋里装满了刚从“菜园”抢收的菠菜。志愿者谢湘南走上前去,掏出一个变形的塑料水杯,温和地对张春娣说:“阿姨,您看这个塑料瓶,它需要450年才能降解,对环境的影响特别大。但我把它变成了笔筒,循环利用,就能减少对环境的伤害。在河岸种菜也是一样的道理,它会破坏土壤,造成水土流失,对咱们的生态环境危害很大。”张春娣听后,陷入了沉思。志愿者们抓住时机,纷纷围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向她解释在河岸种菜的危害。在志愿者们耐心的劝说下,张阿姨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表示以后不会再在河岸种菜了。
活动现场,湖南好人谭宏东代表全体志愿者发言。他神情严肃地指出,“致命菜园”带来的水土流失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他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这一问题,政府部门加强监管和引导,居民们提高环保意识,不再随意在河岸开垦菜园。同时,他表示,耒阳市朝夕义工协会将持续关注这一问题,加大宣传和监督力度,为守护耒水河岸的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此次活动,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到“致命菜园”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也为解决这一问题凝聚了力量。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耒水河岸将恢复往日的生机与美丽,“致命菜园”引发的生态危机也将得到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