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资讯 > 正文:

东站路小学:廿载深耕经典路,古法新研育廉苗

2025-05-15 18:44:05      
分享到:
 

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梁艳报道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童子功当如琢玉,须千锤百炼。”5月12日,东站路小学陈湘衡老师在校本课程—《弟子规》国学教学示范课后,以一场《诗经·郑风·子衿》的浅吟低唱收束课堂。素衣轻扬间,“青青子衿”的雅韵随声流转,为在场师生勾勒出一幅诗教相融的画卷。这场教研活动,恰是该校二十年来以国学经典诵读为校本课程核心的生动映照。

古法筑基,经典为轴

研讨中,陈湘衡老师阐释教学理念:1-3年级承康熙帝“百二十遍”诵读法,读背各一百二十遍,如春雨润土般夯实童子根基;4-6年级循曾国藩“猛火烹,慢火煨”之训,先以精读剖析义理,再以践行涵养德行。”此分层设计,既承古法之严谨,亦应现代教育之需。

六年阶梯,体系深耕

自2005年起,我校构建六年梯度课程:一年级《三字经》启童蒙智慧,二年级《千字文》习汉字精微,三年级《弟子规》立修身之本,今年更将《诗经》风雅融入中段课堂;四年级探《论语》仁礼之道,五年级悟《道德经》辩证之思,六年级研《大学》治世之志。课程以经典为轴,层层递进,形成“诵读—思辨—践行”闭环。教学中,教师以“沉浸式阅读”为抓手,引导学生在《论语》中品“见利思义”的廉洁之道,于《大学》中悟“修身正心”的清廉之基,使经典诵读化为德育活泉。

文脉薪传,浸润日常

近年我校“文龙国学展演”,学子或诵《三字经》明人伦道义,或演《论语》情景剧绎君子之风,更见《诗经》吟唱登台,古琴相和。廿载坚持,国学早已从校本课程延伸为校园文化血脉,更成为清廉教育的天然载体。

廿载春秋,教研未辍。东站路小学以经典为舟,载童声溯文明长河;以校本为锚,在“读破万卷”与“知行合一”间书写“以文化人、以典立魂、以廉润心”的教育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