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出发,让康复更有温度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创新开展心脏康复训练
每天下午三点,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病区的活动室里都会准时响起舒缓的音乐。十余名心脏病患者在护士的带领下,认真地做着心脏康复操。这套由心血管内科曾高峰主任、欧奇林主任带领团队创新设计的康复操,将医学原理融入简单易学的动作中,帮助患者安全有效地进行康复训练。
“这套操看似简单,但每个动作都经过精心设计。”主管护师王艳介绍道。康复操包含四个关键环节:关节活动帮助改善术后僵硬,热身运动促进血液循环,肌肉牵伸增强肌肉力量,有氧运动提升心肺功能。每个动作的幅度和时长都经过严格测算,确保既能达到锻炼效果,又不会给心脏带来过大负担。
65岁的张先生是康复训练的受益者之一。两个月前他因心肌梗死接受手术治疗,术后一度不敢活动。“刚开始连抬手都小心翼翼,现在能轻松完成整套动作了。”张先生笑着说。经过系统训练,他的血压、心率等指标都有了明显改善。
“心脏康复不仅是身体的恢复,更需要心理的支持。”心脏康复师冯文韬表示。训练结束后,医护人员都会仔细询问每位患者的感受,及时调整训练方案。这种个性化的关怀让患者感受到被重视,康复积极性大大提高。
为了让患者出院后能持续锻炼,医护团队还制作了康复操教学视频,并定期举办健康讲座。护士长唐海燕说:“我们希望通过专业的指导和持续的关怀,帮助患者重建健康的生活方式。”
据了解,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每年收治各类心脏病患者2000余例,在规范诊疗的同时,特别注重康复治疗。该科开展的心脏康复项目已帮助众多患者改善生活质量,获得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