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表现性评价,赋能习作新课堂——衡阳县毛丽芳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开展线下研修活动
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王品娥 包婧报道 为深入推进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习作教学改革,探索表现性评价在习作课堂中的实践路径,5月23日,衡阳县毛丽芳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聚焦湖南省教改课题项目“指向表现性评价的习作课堂教学研究”主题,在衡阳县春晖小学开展线下研修活动。县教育局教师工作股股长李支令,县教研室主任刘传经,县教研室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魏世杰,县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王艳莅临指导,工作室成员及该校语文教师近60人参与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徐风云老师以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习作《形形色色的人》为例进行说课,阐释了“二段六环” 模式嵌入表现性评价工具的设计思路。彭洁老师带来的《形形色色的人》习作展示课,以“小记者闯关”任务驱动,带领学生合作探究,选取典型事例,借助例文提炼方法具体表现人物特点。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对照量规互评习作,通过“读——标——评”三步法优化片段,最终以“最佳细节奖”评选强化成果反思。包婧老师从“教学设计亮点”“待改进之处”两方面进行评课,建议将“审美情趣”“价值立场”等抽象标准转化为具体行为描述,以增强评价的可操作性。
随后,省级课题项目主持人、工作室核心成员王品娥老师带来《指向表现性评价的习作教学实操策略》专题讲座,王老师从表现性评价原理在习作教学中的应用、二段六环模式在习作教学中的应用和习作评改指导策略三个方面进行阐释,其中强调表现性评价原理在习作教学中的应用依托《习作成果共评量规》《共学过程互评量表》《写前准备自查清单》三个量表,形成教学评一体化闭环。“二段六环”模式的实操要点:在导引阶段,通过情境导入唤醒经验,激发兴趣;目标导学明确习作评价标准,提供支架习得方法。在写评改阶段,学生当堂写作后,借助评价量表自评互评;聚焦问题进行二次写作,修改优化。讲座为教师们提升习作教学实效性提供了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价值的操作范式。
接着,李股长和县教研室的专家们对本次教研活动作了专业指导和建议,肯定了工作室及课题组在“评价驱动习作教学”领域的探索,勉励工作室成员将研修成果辐射至县域各校,为小学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最后,县春晖小学党支部书记、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毛丽芳在总结发言中强调,习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阵地,与表现性评价的融合势在必行,此次研修通过“课例+讲座+点评”的立体模式,构建了“理论——实践——反思”的闭环研修体系。下一步,工作室将聚焦“习作教学评一体化”开展系列研究,并建立县域习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推动评价改革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此次研修活动不仅为教师提供了表现性评价的实操范式,更唤醒了“以评育人”的教学自觉,让评价从“事后评判”变为“全程导航”。未来,衡阳县毛丽芳名师工作室将持续深化对表现性评价在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让习作课堂真正成为培育语文核心素养的沃土,绽放更多教育创新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