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资讯 > 正文:

教育“拓荒者”贺仁忠:在博文高中续写“不抛弃”的奇迹

2025-07-10 22:27:40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作者:唐家华
分享到:
 

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唐家华报道 在衡阳市博文高级中学的校园里,有这样一个身影,从破晓到日暮,从教学楼到生活区,日日穿梭,成为师生眼中最温暖的“风景”。他叫贺仁忠,一位将教育当做毕生信仰,在“薄土”之上耕耘希望的教育者。

教育拓荒者 点“弱校”成“明珠”

贺仁忠的教育生涯,是一场漫长的“拓荒”之旅。在田家炳中学,他作为首任校长,为让边缘破落的学校重焕生机,三赴长沙、七下韶关与香港,奔走间,将原四中引入田家炳基金,还创立“宏志班”,为寒门学子铺就逐梦阶梯;执掌实验中学十年,他让学校中考成绩稳居全市公办学校之首,把学校打造成湖南省新课改样板校;到市六中时,面对教风涣散、质量低迷的困境,他硬是让这所“冷门校”蜕变为衡阳市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加身的优质校。

四十余载深耕,三所薄弱校在他手里脱胎换骨。湖南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等光环环绕,他却未停下脚步。四年前,他走进衡阳市博文高级中学,这里基础薄弱、师生经验匮乏、管理制度待完善,可他眼中,这是又一片待耕耘的教育“土地”。

以爱为犁 耕耘适合学生的教育

衡阳市博文高中学生基础薄弱,贺仁忠却坚信:“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让每个学生找到方向。”他以“唤醒式德育教育模式”为犁,耕开学生心灵的冻土。“激情跑操”“激情早读”等活动,像一束束光,照亮学生内心的迷茫;多元化荣誉体系,让学生在认可中重拾自信。刘昊同学中考733分却迷茫叛逆,三年后以583分叩开大学门,正是这份唤醒的力量。

分层教学是贺仁忠播撒知识的独特方式。依据学情设清北班、创新班、实验班,动态调整,“一课一研一导” 打磨分层导学案,让每个学生“听得懂、学得会”。“四清”评价体系与“全员导师制”并行,知识巩固如抽丝剥茧,导师全程护航,学生成长有迹可循。此外,英语日语自选、坚持五育并举,让学生体魄与心灵同健康,高复年级粟同学、李同学在心理支持下,实现成绩突破,便是明证。“学生先成人后成才!”贺仁忠的理念,融入教育的每一步,回应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红色引擎 为教育注入温暖力量

作为衡阳市博文高中党支部书记兼校长,贺仁忠让党建成为教育的红色引擎。“党小组建在年级部,党员扎根学科组”,党员“1+1”结对帮扶,扶贫、扶心又扶智。在党员示范岗带动下,教学骨干纷纷向党组织靠拢,让红色力量在校园生长。朱刚(化名)同学因重病家庭陷入困境,贺仁忠与党支部迅速募捐,14万余元善款托住希望,如今他重返校园,这份温暖,是党建融入教育的生动注脚。

民办教育的温度 不抛弃,不放弃

在贺仁忠心中,民办教育需坚守与温度。他深知教师是基石,一面以灵活机制让教师“多劳多得”,点燃动力;一面打造“暖心工程”,解决子女读书、改善住宿等难题,让教师安身又安心。“不抛弃,不放弃”,是他对师生的承诺。这承诺,支撑着学生逆袭,驱动着全校帮扶朱刚(化名)的善举,更让博文从“薄弱”走向“奇迹”。

贺仁忠与董事长任志俭“办一所造福衡阳老百姓的学校”的愿景,在四年时光里悄然生长为动人的现实。曾经,这里的学子或许带着迷茫踏入校园,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手握大学录取通知书,眼神里有了对未来的笃定;曾经,不少家庭为孩子的升学之路辗转难眠,如今,更多父母脸上重新绽开释然的笑容。

那些从无到有的突破,那些在书桌前熬红的双眼、在跑道上挥洒的汗水、在课堂上亮起的眼眸,都在诉说着成长的蜕变。博文高中独特的校园文化已然扎根,“追求卓越,创造奇迹”不再是墙上的标语,而是刻进师生骨髓的信念——它藏在分层导学案的字里行间,落在导师与学生促膝长谈的灯火下,融在朱文睿重返校园时的那句“谢谢”里,成为每个人脚下坚定的路。

在校园走廊,贺仁忠望着伏案的学生,目光深沉:“有志者,事竟成。”他用脚步丈量教育温度,用唤醒与坚守耕耘。这方曾被低估的民办校园,正带着无数 “不抛弃、不放弃”的故事,向着民办教育高地迈进,而贺仁忠,仍在这条播撒希望的路上,坚定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