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教育 > 健康资讯 > 正文:

蚊媒传染病进入流行季,这份健康指南请收好

2025-07-16 20:40:03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作者:罗强 王晶
分享到:
 

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罗强 王晶报道 7月15日,广东佛山市顺德区通报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截至通报发布,顺德全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78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均为轻症病例。

衡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当前正值高温多雨季节,蚊虫活动频繁,已进入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高发期,暑假外出旅行,广大市民需关注当地疫情和自身健康,增强防控意识。

1.黄热病

由黄热病毒引起,通过伊蚊传播。

症状:有发热、黄疸、出血等。

预防:我国属于非流行区,但需警惕输入性病例;前往流行区(非洲、南美洲热带地区)前可接种黄热病疫苗,同时做好防蚊措施。

2.基孔肯雅热

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主要流行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

症状:突发高热、关节剧烈疼痛(“断骨热”)、皮疹等。

预防:核心是防蚊灭蚊,无特效疫苗,避免蚊虫叮咬是主要手段。

3.塞卡病毒

由塞卡病毒感染引起,属于黄病毒属,经伊蚊传播。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往往伴随基孔肯雅病毒传播。

症状:急性起病为低热、伴有斑丘疹、关节疼痛(主要累及手、足小关节),结膜炎,孕妇感染易分娩小头畸形儿。

预防:核心是防蚊灭蚊,无特效疫苗,防境外感染输入。

4.登革热

由登革病毒引起,通过伊蚊(花斑蚊)叮咬传播。

症状:突发高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皮疹等。

预防:清除积水,消灭蚊虫孳生地;外出时穿长袖衣裤,涂抹驱蚊剂;避免在蚊子活跃时段(清晨和傍晚)去蚊虫密集处。

图片

▲白纹伊蚊

5.乙脑(流行性乙型脑炎)

由乙脑病毒引起,主要经库蚊叮咬传播,多见于夏秋季。

症状: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预防:接种乙脑疫苗是关键;做好防蚊灭蚊措施,使用蚊帐、蚊香等;猪是主要感染传染源,需做好牲畜圈养卫生。

6.疟疾

由疟原虫引起,通过按蚊叮咬传播。主要流行区在非洲、东南亚、东地中海、西太平洋地区和美洲地区等地。

症状: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长期可损害脏器。

预防:前往疟疾高发地区需提前咨询医生,服用预防药物;防蚊措施同上,避免被按蚊叮咬。

7.丝虫病

由丝虫寄生引起,主要通过按蚊和库蚊叮咬传播,主要流行于亚洲、非洲及大洋洲,在我国流行的有班氏丝虫及马来丝虫。

症状:可导致淋巴管炎、橡皮肿及丹毒样皮炎等。

预防:我国已基本消灭,仍需警惕输入性病例;防蚊灭蚊是主要预防手段,避免被蚊子叮咬。

8.蜱虫病

蜱虫叮咬可传播多种病原体,可引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疾病。

症状:发热、乏力、肌肉酸痛,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衰竭。

预防:野外活动穿浅色长袖衣裤,扎紧袖口裤脚;回家后仔细检查全身,发现蜱虫不要硬拔,用酒精涂抹后及时就医取出。

温馨提示:若出现上述类似症状,尤其是近期有蚊虫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情况,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

防蚊灭蚊小妙招

清积水

图片

防蚊:挂蚊帐、喷驱蚊水、穿长衣裤

灭蚊:蚊香、电蚊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