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合作深 接续“衡永”情 !衡阳市对口帮扶永顺县阶段性成果显著
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邵俊杰 通讯员包伦金 谷安祎报道 发放助学金、捐赠医疗设备、签署农产品定向采购议……在7月8日召开的“衡阳民企永顺县消费助农与公益捐赠”座谈会上,衡阳市政企代表倾听永顺诉求,送来暖心服务,这是衡阳市对口帮扶永顺县乡村振兴工作的又一务实举措。
(工作组到塔卧镇调研指导产业项目)
2023年,衡阳市第二批驻永工作组来到永顺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工作组聚焦帮扶机制建设、巩固拓展帮扶成果、强化要素赋能等方面精准发力,推动对口帮扶工作迈上新台阶。
构建机制,对口帮扶动能更足
6月30日至7月2日,永顺县举办乡村振兴工作专题培训会,衡阳市委党校开展对口帮扶送教活动,党校讲师以《从“网红”到“长红”——哈尔滨文旅持续发展之路》为题开展案例教学,进一步开拓永顺县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的工作思维。衡阳市委党校通过送教帮扶,双方在教育培训上深度合作,进一步促进永顺县干部教育事业和乡村振兴发展。
据悉,衡阳驻永工作组积极拓展帮扶网络,构建多层次帮扶体系。衡阳市12个县市区一对一帮扶永顺县12个乡镇,衡铁一中等4所学校持续帮扶永顺一中等4所学校,南华附一、市中心医院等6家医院组团式帮扶永顺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衡阳市12个村、12家企业与永顺县12个村、12家企业签订对口帮扶协议。两年来,衡阳县市区和相关市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赴永开展“一对一、点对点”调研和互访60余次,永顺相关部门和乡镇到衡阳交流学习40余次。
此外,制定衡阳市年度对口帮扶永顺县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完善日常管理台账,明确任务清单与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帮扶任务按时保质完成,推动帮扶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运行。
深化协作,发展质量成果更优
在永顺县松柏镇花桥村的“衡永共创园”,园区货车往来频繁,车间工人熟练操作,项目二期进展迅速。二期建成后,园区厂房面积将增至25000平方米,预计带动25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衡阳市第二批对口帮扶工作组入驻以来,通过产业帮扶安排帮扶资金1683.8万元,实施花桥村衡永共创园等52个产业项目,带动村集体增收超百万元。大力支持园区建设,衡阳高新区和永顺经开区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安排对口帮扶资金支持古溪洲莓茶展示中心等5家园区企业,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开展招商引资,成功引进湖南域纯食品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入驻永顺,实现投资超3000万元。借力衡永两地承办旅发大会契机,推动两地旅行社合作,开展旅游宣传推广,举办湘西·永顺(青坪)桐子花节等文化交流活动5次,促进文旅融合与经济发展。
落实消费帮扶,组织带领湘西湘福食品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参加衡阳市农业品牌(北京)推介暨产销对接会,举办3场“衡永一家亲、莓好相约传湘情”永顺莓茶衡阳品鉴会。两年来,累计帮助销售永顺农特产品1.2亿元,其中在衡阳市场销售额超5300万元,助力永顺县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
要素赋能,乡村振兴基础更牢
7月7日,来到永顺县塔卧镇塔卧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长沙医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正忙着开展“中医集市”活动,帮助社区老人量血压、做艾灸、按推拿,提升社区老人健康生活品质。
该实践站由衡阳驻永工作组帮扶打造而成,于2025年1月15日正式启动运营,目前已成为集健康监测、文娱活动、助餐服务于一体的“一老一小服务中心”,是塔卧镇“红色文化服务进万家”志愿服务品牌的文明实践阵地。
两年来,衡阳驻永工作组聚焦人才、资金、政策、资源等关键要素保障,强化对口帮扶服务效能,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础。衡阳市派遣30名优秀青年干部赴永顺挂职,接收20名永顺党政干部到衡阳学习,接收永顺27名教师、43名医务人员到衡阳进修学习,为永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两年来,累计划拨帮扶资金2640万元,实施茶旅基地改造等项目81个,永顺县经济、社会、民生服务设施配套更加完善;积极参与永顺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推进垃圾清运、农村厕改等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共建1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成万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塔卧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10个示范所站,乡村振兴动能澎湃。
两年来,衡阳驻永工作组围绕资金调度、项目推进、交流合作、社会动员等方面持续发力,阶段性成果可圈可点。回顾两年对口帮扶工作,工作组组长王惟武感慨万千:“乡村振兴任重道远,我们还得一步一个脚印接着干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