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土 > 资讯 > 正文:

雁峰法院:一场劳动纠纷的完美化解之路

2025-07-24 18:20:59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作者:高星宏 樊应起 陈琼
分享到:
 

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高星宏 樊应起 陈琼报道 “高庭长,你的当事人携带危险器具进法院了!”法警队急促的电话声打破了高星宏法官办公室的平静。作为案件承办人他心头一紧,来不及多想便迅速冲向安检大厅。

初次见到张某时,这个50岁的男人正在满脸愤怒地叫嚷着:“公司不给我钱,我就杀了姓黄的!”

高法官深知事情的紧迫性,一定要先稳住局面!于是第一时间向张某表明案件承办人身份,并及时将其请到调解室,不断安抚。待张某情绪缓和后,高法官才了解起案件情况,案件脉络渐渐清晰。

矛盾初起,降职辞退引发积怨

张某曾是衡阳某房产公司招商运营副总,因业绩不佳被降职为招商专员,后又因“不服从管理”被辞退且无补偿。张某觉得自己为公司付出了那么多,却得到如此不公的对待,心中充满了委屈和愤怒。于是,他向仲裁委提起劳动仲裁,仲裁委经过审理,裁决该公司向张某补发工资、支付违约金及赔偿金等共计17.9万余元,但公司不服裁决结果,向法院提起了诉讼。

危险突现,失意人员的生存困境

“一定是公司的黄某在背后搞小动作,想害我!”张某又激动地说。张某觉得公司在开除时不给补偿,劳动仲裁后又起诉拖延时间,肯定是黄某在针对他。因为对黄某的不满,张某遂产生了报复念头。

交流中,高法官还了解到,张某热衷炒股,赔光积蓄且负债累累,妻子也因此闹离婚,家庭关系十分紧张,家中还有两个孩子和七十多岁的双亲需要照顾。上有老下有小的他感觉人生陷入了无尽的灰暗,巨大的压力如同一块巨石,压得他喘不过气。高法官看着眼前这个被生活逼入绝境的男人,不断安慰:“您放心,我们会公正处理,保障好您的权益。”在高法官的安抚下,张某情绪逐渐稳定,随后离开了法院。

然而,一周后法警队再次来电,张某来交证据时背包里又发现危险物品。开庭当天,法警例行检查时,张某仍携带类似物品,由此可见张某对黄某怨念之深。这让高法官意识到案件处理不当可能引发严重社会事件。他一边向院领导报告并准备通知公安机关,一边决心实质性化解纠纷,一定要阻止悲剧的发生!

双线突破,情法融合促成调解

庭审中,高法官了解到双方争议焦点在于工资标准和张某是否存在旷工行为,同时察觉到更深层次原因或许是张某与黄某之间的个人恩怨。这种恩怨如同一条无形的线,缠绕在案件之中,让纠纷变得更加复杂和棘手。那么,该如何化解这道难题呢?经过深思熟虑,高法官决定采取两头突破的策略。对于房产公司,从“法”的层面明理,详细解释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指出公司单方降薪、调岗、解除劳动关系不符合法定程序,侵犯了张某合法权益。对于张某,从“情”的层面共鸣,耐心劝说。

“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您肩负家庭重任,不能意气用事,要多为家人考虑。公司虽不对,但也曾支付您二十多万工资,且当初是黄某将您招进公司,现在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大家都不容易,不妨多些理解和包容。”高法官语重心长地对张某说。

在高法官努力下,经过多轮协商,双方达成调解意向:房产公司当场赔偿张某11万元,张某不得再就此次劳动争议主张权利。

波澜又起,三小时鏖战终获转机

本以为纠纷就此圆满解决,可在约定签字付款时,又出现波折。张某突然提出要公司额外支付5000元律师费,且态度强硬。公司代表很为难,觉得临时加价难以交代,甚至一度想放弃调解。

高法官深知,这次如果谈不拢,不仅案件会陷入僵局,还可能会引发新的问题,让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于是,他坚持在双方之间斡旋,从上午10点到中午1点,三个小时里,他反复沟通、提出多个方案,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达成和解的机会。最终,在高法官的坚持和努力下,公司让步了,同意赔偿11.5万元。

“结案”“解心”,锦旗满载浓浓谢意

等到双方签完字、交接好赔偿款项,已到下午2点。高法官吃着同事带来的盒饭,感慨万千。这一刻,他更深刻理解了张军院长提出的“如我在诉”审判理念:司法不仅是法律条文的适用,更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沟通与理解。单纯开庭、写判决解决的可能只是表面问题,当事人不服判息诉、矛盾未根本解决甚至引发新冲突,公平正义便未真正实现。公平正义不应停留在一纸判决上,更要通过面对面沟通,以同理心寻找化解纠纷的钥匙,卸下当事人心里的那把“刀”。

案件了结后,张某主动打来电话表示感谢:“高法官,真的谢谢您,要不是您,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不久后,张某又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执法为民一身正气,勤政为民两袖清风”。这面锦旗在阳光下格外鲜艳,它不仅是对高法官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法院司法为民、实质性化解纠纷理念的认可,彰显着法院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它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司法为民的道路,也让人们看到了法律刚性之外的司法温暖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