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土 > 资讯 > 正文:

湖南高铁职院深化“非遗+文创+实践”模式 助理乡村振兴

2025-07-31 18:08:02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作者:卢幼莲
分享到:
 

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龚千景 周子萱报道 近日,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铁科创志愿服务”实践队的学子们怀揣热忱,背上行囊,深入衡阳的乡村与社区,以非遗传承为纽带,以科技服务为支撑,以文化传播为己任,在乡野间、书院里、广场上留下了青春奋斗的足迹,为乡村振兴和社区发展注入了蓬勃的青春活力。

非遗文化润童心,书院传承播撒文化自信。实践队携手都司街小学的小学生们走进衡阳石鼓书院,开展了一场集历史探秘、文化传播与非遗体验于一体的实践活动。志愿者们展示了自主设计的非遗文创产品,涵盖茶文化、香道等传统技艺元素,并细致讲解每件文创背后的非遗故事与制作工艺,让孩子们在互动中领略传统技艺的魅力。这场活动不仅为小学生打开了一扇文化之窗,也借非遗文创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

志愿者带领小学生们做活动

科技赋能乡土,非遗焕发时代新声。实践队走进泉溪镇,将非遗文化与现代科技巧妙结合,为乡村注入新活力。他们不仅带来丰富的非遗项目,还运用无人机航拍非遗教学场景,让传统技艺借助科技之力飞得更远。志愿者们用普通话讲解非遗知识,并穿插“两弹一星”元勋攻坚克难的故事,守护文化技艺,弘扬时代精神。利用科技无人机为非遗插上传播翅膀,推普工作打通文化交流脉络,“两弹一星”精神则为传承注入精神动力,三者与乡野间的非遗碰撞出别样火花,让文化根脉在创新中焕发新生,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带领农村小学生感受无人机的魅力

安全科普与非遗同行,守护乡村幸福生活。在南岳镇,实践队将防溺水安全科普、普通话推广与非遗文化巧妙融合,开展了一场多元活动。队员们向居民普及防溺水知识,同时带来精美的漆扇和香囊,在非遗文化的浸润中向村民传递安全理念,为乡村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志愿者科普溺水危害

科技织就反诈网,非遗香沁三湘情。在回雁峰广场,一场融合科技与温情的志愿服务正如火如荼展开。实践队化身安全卫士与文化使者,用创新思维与青春热情为居民生活织就“安全网”、点亮“传承灯”。在防诈宣传区,志愿者们通过发放手册、案例讲解、互动问答等方式,向市民普及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与防范技巧,帮助大家筑牢“钱袋子”的安全防线。展台之上,非遗手工香包上绣着“平安”纹样,艾草、苍术的配方藏着湘南民间避疫祈福的古老智慧。实践队化身“文化播种人”,讲解香包民俗寓意,为老人冲泡茶汤,细说茉莉花茶制作工艺。活动中,“科技+非遗”的创新组合——无人机配送非遗产品格外吸睛。装有非遗的无人机缓缓降落,市民朋友们连连称奇。不仅展现了科技的便捷高效,更让非遗产品以新颖的方式走进人们视野。

志愿者展示非遗产品

湖南高铁职院的青年学子们在暑期社会实践中,以“高铁速度”般的行动力与“高铁精度”般的服务精神,为乡村和社区注入了蓬勃的青春动能。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非遗+文创+实践”模式,组织更多学子深入基层,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焕发活力,为乡村振兴和社区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实践团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