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小车间”撬动“大民生”,乡村车间托起“家门口的幸福”
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黄全魁 何书晴 何舒 记者赵福中报道 近年来,祁东县通过市场化运作盘活“人、地、房”等乡村闲置资源资产,大力推进乡村车间建设,构建“总部在县城、车间到乡村进农户”的发展格局,把企业生产端延伸至群众家门口,探索出一条“车间进村、居家就业、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在白地市镇苍江桥村美皇制衣白地市镇第一车间,缝纫机轰鸣声和布料裁剪声热闹交织,36岁的村民罗丽正在和50名工友,加紧赶制一批30万件的订单,一件件精美的服装在她们手中快速成型,这批制成的成品需先发往祁东县城总部后,经过质检、熨烫、包装、发货等一系列环节,再远销法国。
相比以前,罗丽要远赴深圳打工,不能照顾家里,而如今,乡村车间开到了家门口,所拿工资跟在外地差不多,还能照顾家庭,一举两得。
“现在车间开到村里来了,为了照顾老人和小孩,我在这个厂里面已经做了四、五年,每月工资稳定,能拿到四、五千,比在外面打工强。”已是两个孩子妈妈的罗丽是白地市镇居民,她向记者袒露着心声。妇女是乡村车间的主力军,像罗丽这样的工人还有很多,她们通过乡村车间实现了家庭与事业的平衡。
这家乡村就业车间采取分散生产、集中管理的经营模式,由公司总部负责联系订单和销售,将缝纫机架安装到生产网点,使无法外出务工的妇女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务工,增加收入。
祁东美皇制衣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女性内衣、内裤及泳装等各种内衣内饰的设计、研发生产和出口销售,总部位于祁东县县城,二栋厂房总面积达1.6万多平方,共有生产线10条,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国家。
为破解订单多、任务重的生产压力,该公司根据各乡镇富余劳动力情况,在白地市、归阳、风石堰等乡镇建立7个乡村分车间,扩大生产规模,同时为陪读家长、需照顾家庭的妇女提供就业机会。
“公司城区分部及乡村车间的建立实现了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让有家庭负担的群众一边就业务工,一边带小孩和照顾老人,做到赚钱顾家两不误。”祁东美皇制衣有限公司负责人周依手中拿着海外订单,行走在车间巡查制成的产品,并向记者介绍,“我们公司主要采用‘总部+分部’的模式,总部负责总体的生产和销售,分车间分担生产任务,每天把完工的产品运回总厂,由总厂统一打包发货,销往荷兰、法国、美国等欧美国家。”
目前,该公司已在学校周边建立了8个分部,乡镇建立了7个乡村分车间,吸纳就业人员达600余人,其中困难户59人,残疾人25人,每年为公司增加生产总值7000多万元,年发放劳务工资约2500万元,2025年公司预计销售总值可达2.3亿元。
乡村车间不仅是村民们增收致富的“梦工厂”,更是乡村振兴的“新引擎”。祁东县充分发挥“乡村车间”促进家门口就业的作用,全县现有就业帮扶车间176家,吸纳就业6500余人,其中脱贫人口1550余人,务工人员人均月工资达3000元以上。从一家企业的车间到遍布全城的就业网络,祁东县正以乡村车间为纽带,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