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教育 > 健康资讯 > 正文:

“老百姓需要的好医生”阳君武

2025-08-18 19:08:41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作者:卢幼莲 邹勇
分享到:
 

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卢幼莲 通讯员邹勇报道 “阳君武主任医师,这辈子收到最多的礼物就是锦旗。”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人员笑着打趣。的确,在阳君武的办公室里,锦旗早已挂满一面墙,在病人心里,他留下的更是沉甸甸的信赖与感激。有人发微博称赞他,有患者写信感谢他——这一切,都因为他始终把病人放在心上,把生命托付视为使命。

阳君武是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医师,从医近三十年,擅长普通外科微创技术,是湖南省健康管理委员会常委、衡阳市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市肝胆专业委员会委员、市普外科腹腔镜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

心里装着患者,脚步总在病房

“阳君武是一位深受患者喜爱的人民好医生!”博主“山坳风流人”在微博里写道。

该博主这样描述:清晨七点,当大多数人还在熟睡,阳君武已在办公室里翻阅厚厚的病历。走进病房,总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查房、问诊、安慰、叮嘱。有人好奇地问:“今天不是休息日吗?”他淡淡一笑:“我放心不下。”短短一句话,却让在场的人肃然起敬。他记不住每一位患者的名字,却记得他们的病情、手术细节和康复过程。在他心里,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全力守护。

患者雷某出院时写下长长的感谢信:“您不仅用医术治愈了我的病,更用仁心给予了我战胜病魔的信心。厚德济世,堪为杏林典范!”

王先生也曾是阳君武的患者,如今每次路过医院,都会顺路去看这位“医生大哥”。“住院期间,他的那种关怀,就像家人一样,让人安心,感觉病房不再冰冷,而是充满了温情。”

夫妻接力援疆,为生命续航

妻子阳瑞莲是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2018年赴新疆鄯善县援疆,探望妻子时,阳君武深切感受到当地群众“看病难”。于是,他主动向组织请战,决定在妻子完成援疆任务后,接力援疆。

一年半援疆期里,阳君武在鄯善县人民医院接诊2000余人次,主刀手术400余台,救治危重病人数十名,让当地医院胃肠道、肝胆、乳腺、甲状腺肿瘤等治疗迈上新台阶,尤其是科室微创技术有了质的提升。当地医生及病人都称呼他为“湖南专家”,众多患者慕名前来,一位八旬老人,从吐鲁番辗转来到鄯善县人民医院,只为找阳君武求医。他还协助当地医院创建创伤中心,参与“湘疆学堂”授课,培训基层医生,把新技术“留下来”,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在他手中逐渐成长。

险路仁心 为患者担风险

2021年8月,一位云南务工男子因腹痛入院,原以为是阑尾炎,手术中却发现肠管坏疽,情况危急。常规做法是切除结肠并造瘘,患者需背粪袋三个月,再行二次手术,既痛苦又昂贵。阳君武权衡再三,毅然选择风险更高、但更利于患者的“一期切除吻合”。开腹后,坏死的肠壁薄如蝉翼,稍有不慎就会穿孔,导致腹腔感染和休克。历经两个多小时惊险手术,成功切除坏疽肠段,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如果选择保守方案,手术对医生更安全,但我更愿意替病人多担一分风险。”阳君武事后这样说。

今年6月,一位铁路退休职工前来就医。因十二指肠幽门梗阻饱受病痛折磨九年,反复恶心呕吐,进食即腹胀,体重掉到三十多公斤,瘦骨嶙峋。因长期患病导致营养不良,身体机能几乎到了崩溃边缘,手术风险极大。但阳君武没有退缩,他带领团队为患者进行细致的术前准备,尽最大可能改善其身体状态。6月15日,在麻醉科配合下,对其行胃大部分切除、胃空肠吻合术,这是一场对医生技术与耐力的双重考验。术中阳君武始终稳健从容,历经数小时,手术圆满完成。术后在护理团队的精心护理下,老人逐渐恢复,可以顺利进食。出院那天,他眼里噙着泪,颤抖着握住阳君武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在阳君武眼里,手术室不仅是战场,更是兑现生命承诺的地方。锦旗挂满墙壁,感谢信堆满书桌,而真正属于他的荣誉,是无数康复患者眼中那份重燃的希望。他用双手托举生命,用仁心守护信任,正如人们对他的评价—— “他是病人的依靠,这样的医生才是老百姓最需要的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