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县源山水库管理所所长陈冬春:赤诚守水润沃野 汗浸田畴万垄青
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李琼芳 彭国强报道 暴雨如注的深夜,一道手电光柱劈开雨幕,一名身材瘦弱但目光坚毅的中年妇女带领团队深一脚浅一脚踩在泥泞渠岸上,雨水顺着雨衣衣领灌进脖颈,她毫不在意,目光如炬扫视着每一处堤坝——这是祁东县源山水库管理所无数个守护日夜的寻常一幕,这名中年妇女就是祁东县源山水库管理所所长陈冬春。面对62公里“高龄”渠系与4人团队的巨大反差,陈冬春以“实干为根本、管理强效能、服务促发展”为信条,硬是让这座小(一)型水库焕发出蓬勃生机,将涓滴清流化作万亩良田的丰收希望。
▲深夜冒雨巡渠
精耕细管,筑牢安澜之基
陈冬春,2003年进入水利行业、名副其实的“水二代”,对水利工作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2022年担任祁东县源山水库管理所所长。面对渠道老化、人员紧缺的困境,她深知制度是安全生命线,她创新构建“责任到人、巡查到底”的网格化体系,将43公里干渠、18公里支渠管护责任精准压实,如同血脉延伸至每个末梢。她带头践行“三勤三清三快”铁律,年均200余次的巡查足迹深深烙印在渠岸,险情查清、地段记清、报告说清,将隐患扑灭于星火。在防汛的紧要关头,她枕戈待旦,预案修订一丝不苟,24小时值班雷打不动,重要气象第一时间预警,险情报告分秒必争。正是这份近乎严苛的精细管理,为水库连续多年安全度汛筑起了无形堤坝。
▲排查渡槽隐患
攻坚克难,畅通命脉之水
面对千疮百孔的土质老渠,资金短缺如鲠在喉。陈冬春没有等靠要,她带领全所4人团队,在骄阳下挥汗清淤,在寒风中凿冰护砌。资金告急时,她率先垫付工资,薄膜覆盖、蛇皮袋堵漏的“土办法”应运而生,只为解群众燃眉之急。2023年,140个工日换来近20公里渠道的畅通,5处修复、40米护砌、20米防渗、灌区放水速度提高了近1倍、渠道水利用系数由先前的0.4提高到了0.65以上……数字背后是肩扛手提的艰辛。她更推动“7531”抗旱机制精准落地,旱情肆虐时,顶烈日深入田间地头,首创“轮灌”“先远后近”调度法,将每一滴水的效益最大化。当水流奇迹般提速近两倍,渠尾乡亲的欢呼声里,浸透了她无数个不眠夜的汗水。
▲清理大坝排水沟
心系沃土,情暖百姓心田
“水是庄稼的命,更是农民的盼!”“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水利工作意义非凡,我愿做一颗新时代的螺丝钉,拧在哪里就在哪里发光发热”。陈冬春常以此自勉。她深知库区每一道波纹都牵系民生冷暖。旱魔肆虐时,她带领团队日夜巡渠护水,清淤清障,苦口婆心推广节水灌溉,只为守住百姓的“救命水”。当渠道末端因“水尾”而焦虑的村民,因她及时协调的轮灌方案舒展眉头时,那份朴素的感激,便是对她最高的褒奖。三年来,管理所化身“及时雨”,保灌区丰收,守美丽乡村“振兴绿”,赢得了百姓由衷的“点赞”。
▲放水抗旱,巡渠,堵漏打捞垃圾
荣誉为证,映照初心如磐
在陈冬春的带领下,这个仅有4人的小团队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21年源山水库荣获衡阳市“目标管理奖”、2022年,源山水库跃升为全省小型水库管理样板点,助力祁东县荣膺“全国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引来省内外同行竞相取经;同年勇夺全县水库管理考核桂冠,陈冬春本人荣膺衡阳市记功奖励。2023年,她站上全县冬修水利推进会的讲台,源山经验在广袤田野间播撒开来。2023年、2024年源山水库管理所连续荣获全县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陈冬春2018年、2019年、2021年、2024年荣获县政府嘉奖。
▲砍青除障,巡堤查险,守护大坝安全
荣誉并未让陈冬春的脚步停歇。面对渠道老化、资金匮乏、人员断层的“三座大山”,她目光坚定如初:“守护好这一渠清水,让每一寸土地都能喝饱,就是我们最大的使命!”她如同扎根大地的水杉,以沉默而坚韧的姿态,将生命深深融入这片土地的水脉之中。那汩汩流淌的渠水,映照着她永不褪色的赤诚,也默默滋养着脚下热土的丰饶未来——每一滴清波,都是对奉献者无声的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