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新闻 > 常宁市 > 正文:

常宁市用活政策“含金量” 提升基层干部群众的“获得感”

2020-07-16 16:39:46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作者:郭华 王倩雯
分享到:
 

  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郭华 记者王倩雯报道 “多亏党的政策好,石山村才能从‘穷窝’变‘金窝’。”近日,常宁市西岭镇石山村书记李伦玉看着游客在迎风摇曳的荷花中穿梭,心里美滋滋的。原来,石山村因“山石多”而得名,岩石广布,土地贫瘠,是有名的贫困村。近年,常宁市落实省委“1+5”文件精神,加强基层建设,提升基层战斗力和内生活力,用政策落地的“含金量”提升基层干部群众的“获得感”。而石山村正是该市加强基层建设破解发展难题的受益者。

  去年来,常宁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全面加强基层建设的若干意见》及五个配套文件(即“1+5”)精神,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出台了《常宁市贯彻落实省委“1+5”文件精神实施方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突出党支部“五化”建设;深入推进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坚持问题导向,统筹资源配置,提升乡镇(街道)统筹协调能力,夯实基层基础,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进一步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把资源、服务、管理下放到乡镇(街道),强化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确保基层权责对等、人事相宜,促进权责一致。

  同时,该市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党建引领,扎实推进城市社区“两化两体系”提质拓面,进一步规范“互助五兴”“一核多会”“一户三员”等基层治理制度,探索推行“屋场党建”模式,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落实“一村一辅警”建设,推动驻村辅警“八大员”作用落地落实;完善“城市快警”建设,打造“一三五”分钟(核心区域一分钟、重点区域三分钟、一般区域五分钟)快速处警圈,实现了扁平化指挥、网格化布警、一体化管理、即时性反应、整体化联动。同时,开展民主法治示范乡镇和民主法治示范乡村的创建,建设“综合性”“一站式”调解工作平台,2019年至今,调解矛盾纠纷480件,提供法律咨询500余人次。

  加强基层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全力推进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规范事务承办,实行村承担事务清单管理,整合卫生室、图书室、警务室、文娱活动室等功能,探索小超市、电商服务全覆盖,结合乡村全域旅游,把农特产品开发做大做强,带动一方致富。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以网络统一为主线,实现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建立完善市、乡两级网络平台,形成全面覆盖所有乡镇、办事处和市直单位,多级联通的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实现城市管理、地理空间、公共安全、金融安全等领域数据资源共享,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2019年,全年共办理网上行政审批事项60438件。2019年“12345”政府服务热线共接听群众来电16206个,受理群众有效诉求8591件。

  同时,常宁市持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成立集体经济组织399个。2019年通过试点改革,全市408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490万元,比上年增加4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