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衡阳新闻 > 正文:

身边雷锋 衡阳好人:李佐荣退伍不褪色 大爱诠释医者仁心

2020-08-25 20:53:35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作者:祝敏
分享到:
 

衡阳新闻网讯 见习记者祝敏报道 8月25日上午,在耒阳市人民医院,李佐荣刚刚接诊完一例120急救任务回来,还没来得及休息的他又要投入到对病情的研究中。对李佐荣来说,已经记不清这是他20多年从医生涯中的第几次出诊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是李佐荣作为一名医者的初心,也是他作为一名退伍老兵和有着21年党龄的老党员的初心。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我国南方多地水情告急,这位曾在滹沱河抗洪抢险一线战斗过的老兵,毅然决然地选择再次投身到了抗洪“战役”当中。

甘于奉献,自愿归队抗洪

7月14日晚,在得知自己曾经服役的部队作为首支抗洪驰援队伍赶赴江西省九江市的消息,刚刚接诊完回家已经十分疲惫的李佐荣立马来了精神。“我要找部队去!我要和部队一起到抗洪救灾的第一线去!”于是,这名已经退伍整整20年的老兵向单位请下了10天的公休假,购齐装备独自前往江西九江。

经过多方辗转,李佐荣终于在九江市浔阳小学与大部队会合,在随后的五天时间里,李佐荣和战友们一起,在柴桑区赤湖旁紧急垒起临时堤坝,构筑抗洪防线。连日来的高水位浸泡使得柴桑区赤湖堤坝受损严重,当地决定紧急修筑临时堤坝。在抗洪前线,李佐荣和战友们一起开展灾区警戒、加固堤坝、搬运沙袋等工作,短短的五天时间,李佐荣和战友们一同将这条长600米、宽4米的阻水坝又加高了足足1.5米,最大限度地免除了堤坝漫顶危险。

结束“战斗”后,临行前,李佐荣又自掏腰包,花费5000余元购买了战友们日常最需要的毛巾、清凉油、风油精等日常用品送到了部队。李佐荣说:“不服老不行啦,跟不上部队,也不能拖部队后腿,只能买点这种小东西,也算是表达一下我作为一个老兵的心意吧。”

耒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陈小芬告诉记者:“在今年艰苦的抗洪抢险中,李佐荣充分发挥一名老兵‘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勇挑重担,冲锋在前,逆行向险,在抗洪线上树起了退役军人的好榜样。”

一天为兵,终身为兵。李佐荣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退伍军人的使命与担当。

学而不倦,补足精神之钙

说起李佐荣,耒阳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李小保连连称赞道,李佐荣爱学习,求进步,无论工作多忙都坚持学习党的思想政治理论,补足精神之钙。

2020年初,耒阳市启动“锻造最强执行力、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创建活动,李佐荣主动报名参加理论知识考试。备考时间短,备考内容多,李佐荣捧着市创模办印发的《理论知识500题》,用起了狠劲,下起了苦功,给自己制定了每日必学、必背、必会的内容。

凭借这种狠劲、苦功,加“笨方法”,李佐荣把《理论知识500题》背得滚瓜烂熟。在耒阳市举办的理论知识考试中,他以满分的成绩载誉归来,令身边的年轻同志肃然起敬。

“李佐荣同志是我们120的一位优秀医生,积极向上、乐于助人,在工作中始终保持军人的优秀品质。得知他利用年休假的时间参加部队的抗洪抢险,我们医院坚决支持,并做好其他后盾工作。医生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我们一直以来推崇和鼓励职工克己利他、无私奉献。”李小保说。

救死扶伤,践行医者仁心

李佐荣的同事,耒阳市人民医院120主治医师李定新告诉记者,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李佐荣在单位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病人的照顾更是细致入微,遇到有疑难杂症的病人他经常研究病情到深夜,被同事称为“劳模”。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耒阳市出现疑似和确诊病例,李佐荣主动请缨,奔赴一线,任耒阳市人民医院抗疫急救小分队组长,负责接诊、转运消毒等高风险工作。2月2日下午,李佐荣负责将一名疑似病人从耒阳市中铁五局医院转运到衡阳南华医院。

转运途中,病人晕车引发呕吐,呕吐物溅了他一身,他全然不顾自己的衣服,完全忘记了被感染的风险,立即托起患者头部,偏向一侧,解开衣领,有效避免了患者窒息。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他抱着患者的头部,枕在自己的腿上,一直坚持到南华大学南华医院。

全部交接完毕,返回耒阳,已是第二天凌晨六点。来不及休息,甚至连口水都没来得及喝的李佐荣又被派往坪田乡卫生院接诊病人。李佐荣告诉记者,自己也是血肉之躯,存在被感染的风险,但是他更清醒地知道,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医生,必须时刻冲锋在前,不怕牺牲。

从医20余年以来,李佐荣已经记不清接了多少人,又送了多少次。只要一个指示、一个电话,他就随时出发,逆行而上。有着三重身份的李佐荣,始终恪守初心,牢记宗旨,忠诚担当,在基层一线工作中砥砺奋进,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价值,以一名白衣天使的责任和担当,书写人间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