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清风送夏迎秋来
日历翻过“处暑”二字,空气里便有了微妙的变化。晨露在草叶上凝得更久了些,傍晚的风掠过窗台时,悄悄收起了盛夏的燥热,带了丝沁人的凉——这是季节的信使在宣告:“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漫长的暑热终于要画上句点,真正的秋天,正踩着清风的脚印,缓缓走来。
老人们说,处暑的风是有灵性的。它不像盛夏的风那样裹挟着热浪,扑在人脸上黏腻难耐;也不似深秋的风那般凛冽,吹得人缩颈拢肩。处暑的风,带着 “离离暑云散” 的通透,穿过渐薄的云层,掠过泛黄的稻田,把天空洗得愈发高远。清晨推开窗,便能看见天边的云絮变得轻盈,像被这凉风梳过一般,丝丝缕缕地铺在湛蓝的画布上,偶尔有雁群列阵飞过,留下几声清越的啼鸣,为这换季的时刻添了几分诗意。
庭院里的草木早已感知到时节的流转。先前被暑气蒸得蔫蔫的月季,此刻舒展了枝叶,酝酿着最后一季花苞;墙角的爬山虎悄悄换了衣裳,边缘的叶子染上浅红,像画家不慎滴落在绿毯上的颜料;最喜人的是院中的那棵老桂树,枝桠间已缀满米粒大小的花苞,凑近了闻,能嗅到一丝若有若无的甜香,让人暗暗期待着“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盛景。这些草木不声不响,却用最直观的变化告诉我们:燥热退场,温润登场。
处暑的日子里,生活的节奏也跟着慢了下来。晨练的老人不再躲着骄阳早早归家,而是在公园的长椅上多坐片刻,任凉风拂过鬓角,听虫鸣渐稀的草丛里藏着的秋声;菜市场的摊位上,冬瓜、南瓜、莲藕摆得愈发显眼,带着泥土的清新,提醒人们该吃些温润的食物贴秋膘了;傍晚的街头,纳凉的人们搬着小马扎聚在树下,话匣子打开便收不住,从今年的收成聊到孩子的学业,晚风里混着饭菜香和笑语声,一派安宁祥和。
“袅袅凉风起,美好在路上,安宁在心上。”古人以“处暑”为界,划分出季节的更迭,更暗含着生活的智慧。暑热的终止,不仅是气候的转变,更是给忙碌了一夏的人们一个喘息的契机——放下夏日的浮躁,收拾好心情,准备迎接秋收的喜悦,拥抱秋日的宁静。就像农人在此时忙着晾晒谷物,我们也该整理过往的思绪,把夏日的疲惫与喧嚣轻轻放下,让心灵在清凉的秋意中得到滋养。
站在处暑的门槛上,看天边云卷云舒,听风里秋声渐起,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愿这清风如约而至,送一程热烈的夏,迎一季丰硕的秋;愿每个人都能在这换季的时刻,卸下暑热的包袱,怀揣安宁的心境,在秋光里收获属于自己的美好。毕竟,暑去凉来,岁月静好,最温柔的时光,总在季节的流转中悄然绽放。(作者:曹姣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