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提高站位 守正创新 为“兴文化”凝心聚力

2019-10-22 15:21:17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作者:肖汉龙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是“兴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文化产业的发展没有固定模式和绝对经验,只有结合当地实际,做好长期规划,给予各方支持,进行合理引导,加大创新创意,才能找到打开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金钥匙。

  一、要有“文化兴则国运兴”的大局意识。

  从国家层面来看,文运与国运相牵。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写入党章,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国的底蕴和灵魂,有利于凝聚起全党全社会奋斗的力量和激情,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从地方发展来看,文化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城市综合竞争力不可或缺的要素,并发挥着越来越强大的引领、支撑作用。衡阳自古以来是一座充满人文气息,极富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树立文化自信,既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任务,也是提升城市软实力、增强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需要,更是打造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最美地级市的强大精神支撑。基于此,各级党委政府要在营造重视、支持、推进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的同时,不断学习、探索、总结和完善先进的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对概念植入、文化包装、战略合作、区域集聚、借力发展、网络创意、营销式建设等新理念、新方式、新手段,充分吸引,广泛交流,先行先试,不断拓宽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

  二、要有“众人划桨开大船”的融合思维。

  文化产业本身即具有较高的融合性,在做好体制框架、产业布局、功能保障等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要进一步加大融合发展的力度。一方面,大力实施“文化+”战略。促进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跨界融合,不断延伸文化企业自身的边界。加强文化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借助互联网的交互功能,促进资金、信息与技术等资源在纵向产业链与横向各个生产主体之间的共享。扩大文化产业的目标受众群体,进一步提高文化产品供给的“质”与“量”。另一方面,配套提供软环境保障。促进现有上游企业利用资金以及政策等各项资源条件,促进原创性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积极鼓励中游制造型企业向上游创造型企业发展,改变单一的批量制造和生产工作。对于下游企业要积极创新传播手段和销售方式,积极引入互联网和各种科技资源,并推动衍生品的开发,提升附加价值。

  三、要有“种好梧桐树引得凤来巢”的实干精神。

  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是充分条件,良好的政策扶持、平台支持、市场服务、人才支撑等软环境才是必要条件。

  一是政策扶持要先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我市也出台了《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优惠政策。但到了县市区这一级,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落实不到位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成为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掣肘,这就需要各县市区结合中央、省、市相关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设立相应的引导资金,在税收、融资、借贷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二是平台支持要紧跟。实施产业集聚发展战略,加大文化产业集聚力度,积极推进文化创意工厂、文化一条街、艺术村、文化特色园区、主题文化公园等文化集聚地建设,打造几个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都有特色和影响的园区或基地。要让这些园区或基地成为创意企业和创意人才的集聚地,成为创意产业的孵化器,成为创意成果的展示平台,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三是市场服务要做优。对金融、信息、交易市场、物流、海关、咨询、会展等市场服务,要进行配套性建设和有效性供给。特别是对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要大力发展文化金融和第三方金融服务,加强监管,加强引导,提供保障。为文化企业融资、兼并、重组、上市、破产、承租、外联等提供支持和保障。

  四是人才支撑要加强。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关键在人才,人才短缺就好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拓宽人才发掘渠道,通过建立人才资源库、建立健全专业人才吸引和激励机制,抓住培养、选拔、吸引和使用等重点环节,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活。比如允许和鼓励一些拥有特殊才能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才占有企业股份,参与利润分配;对把文化企业总部设在本区的文化企业,在土地、税费、投融资、产品销售等方面提供优惠和支持。

  四、要有“品牌是核心竞争力”的创优举措。

  千篇一律不能做大做强,缺少品牌就会慢慢消亡。文化产业只有特色鲜明、创新创优才能异军突起,快速发展。一要加强结构调整。文化也有供给侧改革,要在摸清底子的基础上,对文化产业的结构、特色等进行适度调整,控制网吧、影城、歌厅等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文化休闲、文化创意、文化订制等新兴文化产业。尊重市场规律,积极鼓励创新,提供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及服务,促进文化产品的多样性,减少同质化问题的出现。以特色和优势为主导,实现同质化向多样化、低质化到高质化的转变。二要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全面实施文化品牌战略。为文化企业注册商标、举办展览、开展宣传、销售产品、引进人才等提供优质服务。以品牌引领全局,以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从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同时提升文化产业的科技投入,提高文化产品供给的科技水平和价值,引导整个文化产业的向上发展。三要注重优势互补。优化发展环境,在努力办好公益性文化事业、国有文化企业、中大型文化企业,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介组织作用,积极培育盈利性市场主体,发展小微型、边缘型、跨界型文化企业,实现各个市场主体、各个文化特质的相互促进。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阳市公路管理局雁峰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