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 新变化:石鼓区城市治理标准化工作跑出“加速度”
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祝敏 通讯员李文恋报道 “没想到演武坪现在变化这么大,变得这么干净,这么美!”常年在外务工的肖利民回衡阳拜访亲戚,刚一进入小区,便被扑入眼帘的变化惊呆了:宽阔崭新的柏油马路、车辆整齐有序地停放于道路两侧、一排排整齐的电梯……社区如今的新面貌完全改变了他旧时的印象,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点赞。
“这还是以前的演武坪吗!”说话间,久不在衡阳生活的肖利民还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
据悉,今年以来,石鼓区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实事和城区治理标准化的重要举措强力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跑出了“加速度”,也让老百姓的幸福感不断攀升,甚至在全国形成了“石鼓经验”,吸引了许多地方慕名前来参访学习。
“以前我们老年人爬楼梯非常不便,上下一趟就搞得我气喘吁吁,所以没什么大事我基本上不下楼。”说起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一事,今年82岁高龄的吴三民难掩心中的激动,现在电梯装好了,我下楼的次数也多了,这几天天气好,多出去走走不仅能活动身体,心情也舒畅了不少。
记者了解到,石鼓区既有住宅多建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些住宅以6至7层为主,大部分都没有电梯或预留电梯井。
据统计,石鼓区既有多层住宅涉及六个街道30个社区,需要加装电梯摸底总单元数为4155单元,有效单元为3377单元,其中适合加装的有527个单元,较难加装2780个单元。
居民配合度不高是加装电梯最大的困难。一开始,有些居民甚至不开门、丢入户登记表,更有辱骂工作人员等现象。石鼓区潇湘街道演武坪社区百花广场因地理位置原因,有四个单元需合装电梯,前期64户居民意见不统一,多次召开协调会议均无果,工作阻力极大。
百花广场10单元820户居民刘俊国因电梯加装会挡住其家客厅光线,极力反对。通过街道社区多次上户做工作,想通后的老刘要求主动加入电梯加装队伍,并担任本单元的负责人之一。
现如今,对于不同意见的居民,刘俊国还会主动去做工作,给大家讲政策、分析利弊。难点和问题逐一被解决,4个单元的居民原本各自不怎么认识,如今其乐融融像一家人,翘首以盼新电梯给大家带来便捷出行。
截至目前,石鼓区既有多层既有住宅电梯加装共有109台,已完成并投入使用74台,正在加装26台,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完成率154%,位居衡阳市第一名。
与演武坪社区标准化改造有所不同,潇湘街道长青社区则是另辟蹊径,探索出了一条“党建+自治账本”的模式。
长青社区地处市老城区范围内,辖区总人口约1.4万人,其中有党员175人,流动人口多,出租户多,居民楼栋密集,基础设施老化落后,且均无物业管理,安全隐患多,部分楼栋小区存在着垃圾清理不及时、雨水管道破损、邻里关系不和谐的情况,居民人身及财产安全有隐患,是构建文明、和谐社区的一大短板。
为切实解决社区“管理困局”,长青社区大力推行基层协商民主制度,搭建协商平台,组织民主协商议事会,植优补短,引导居民自治,探索党建引领的“德治、自治、法治”的社区治理思路,决定在社区建立居民楼栋“自治账本”。
“我们社区搞的这个居民楼栋‘自治账本’,我觉得非常不错,它充分发挥了社区居民的主人翁作用,以前我们都是被动的,现在好了,越老越多的邻居参与进来。”长青社区居民赵美芬表示,如今小区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园林绿化、休闲健身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市前列,是名副其实的标准化改造模范小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长青社区成立的“自治账本”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社区党总支书记唐红担任,副组长由社区居委会主任和社区服务站站长担任,成员由社区各网格支部书记、网格员及志愿者担任。
社区党总支班子成员需要每半月与网格员、楼栋长沟通,为他们出谋划策,在全社区宣传和推广自治楼栋好的做法,不断探索和改进居民“自治账本”管理模式。
在居民参与方面,楼栋长对于业主提出的好建议、做的好事进行加分,对群众反映的不良行为,经核实进行减分。对表现优秀的居民予以表彰,对表现不好的居民的将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通过居民“自治账本”管理模式,使自治与法治、德治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发动、团结和依靠群众,提高了居民楼栋管理的效率,实现社区工作的减负,真正做实了社区工作,扎实推动幸福和谐社区建设。
“我们先把硬件建成,包括后期的管理,全部按标准先建成基础设施,达到一个基础要求,后期包括居民自治,管理等等方方面面都将全部按照标准化的要求来实施。”潇湘街道党工委书记钱波表示。
以上两幕,是石鼓区推进城乡治理标准化的真实写照。此外,该区还常态化开展市场经营、道路交通、垃圾分类、人居环境整治等专项整治,每个方面都明确具体标准并出台相关文件,让规矩意识、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标准化管理在各行各业全面覆盖。下一步,石鼓区将更深入推进城乡治理标准化建设,以标准化推动城乡治理精细化、现代化,用标准化调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