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资讯 > 正文:

优秀校长访谈(51)∣李志文:扎根乡村 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求学蓝天

2021-12-29 19:37:50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作者:赵福中
分享到:
 

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赵福中报道 作为一名教师,李志文以教书育人为使命,始终坚持耕耘在乡村教育一线,是师生心目中的良师益友;身为耒阳市第八中学校长,他以“立德树人”为本,以“公平、希望”为念,撑起了一方教育的小天地。

李志文,1967年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小学高级教师。他自1991年踏上三尺讲台,至今已有30个春秋,担任校长职务也有了19个年头。他个人多次在年度考核中获评优秀,先后荣获“耒阳市十佳校长”“耒阳市名优校长”等荣誉称号,2021年被评为衡阳市优秀校长。

“敢问少年何处去,偷得半生不蹉跎”。30年以来,李志文一直坚持扎根乡村教育这片沃土,致力于为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虽然农村条件艰苦,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也迫切需要他的照顾,曾经也有很多次进城的机会,但他都选择了放弃。用他自己的话说:“因为我热恋这些朴实的农村孩子,希望能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求学的蓝天。”正是由于他对教育的这份热爱与执着,在他的带领下,耒阳八中教学秩序井然,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各项工作的考核多次受到耒阳市教育局领导的一致好评,也赢得了老百姓的良好口碑,树起了农村教育的一面旗帜。

以质量为杠杆,开启学校发展新征程

2005年下学期,李志文调入耒阳八中时,正值学校发展最低迷的时候。当年中考学校省示范性高中的上线人数为零,造成优质生源大量外流。在这种情况下,他认真座谈,广泛听取教师们的意见,锐意改革。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完善学校的奖惩方案,以质量评价作为教师评价的杠杆,充分激发老师们的工作热情。同时通过改革课堂,细化常规管理,优化课堂教学,落实教师师德绩效考核,实施教师业务考试等系列措施,让质量意识根植于每一位教师心中,并内化为行为的动力。2006年,学校“一举脱贫”并进入市先进行列,2018年、2019年、2020年连续三年获得了“耒阳市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光荣称号,真正做到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以服务为引领,打造一支坚强的教师团队

“学校班子是学校的核心团队,一个学校能否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李志文告诉记者,他给自己团队的定位是“服务和引领”,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他给自己定下了做人做事的规则是12个字:轻看利,厚待人,多谋事,少串门。在耒阳八中当校长16年,他从未向组织提出过个人的要求,心中只有学校的发展。

李志文要求全体行政人员要当好服务员的角色,他时常提醒并告诫每一个行政成员在教师面前不许摆官样,耍官威,而要做教师成长的陪伴者。不能只将自己的职责定位于管理,更应该是引领和帮助。在他的带领下,耒阳八中全体行政人员都能坚持奋战工作教学第一线,和教师们一起办公,知老师所思,明老师所想,急老师所急,对老师们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先锋示范作用,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古人云:“桃李不言,下自成溪”。李志文始终坚持学校的行政人员在业务上也应该是行家里手,是教师的表率,所以他和他领导的团队始终能做到上好每一堂课。他今年虽然已经有54岁,但还是主动担任初三毕业班的物理教学工作。正因为他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所以学校安排工作时,没有人有怨言,大家都能顾全大局,欣然接受。尽管这些年城市化进程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冲击,但耒阳八中始终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以公平为起点,点燃师生心中的希望

“教师是学校的脊梁。”李志文始终认为,教师的工作激情源于公平和希望,这也应该是教育的本质。所以他总是想方设法为教师提供公平的竞争平台。分班时,让全体行政人员和和教师们在同样的起跑线上竞争,他来到八中已有16个年头,八中从来没有分快慢班,也没有搞所谓的分层教学,每一位老师都在教学中实行大循环。不懈怠每一位老师,也不让每一个老师懈怠。尽管这几年优质教师向城区流动的节奏加快,但学校基本上能够快速补位,有力的保障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李志文始终坚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个孩子从走进校门那一刻起,就能够感受到尊重与希望。如该校106班的周黎(化名)同学,刚来八中读书时家境贫寒,有智力障碍,连生活都不能自理。为了让这个孩子能尽快融入到大集体中,李志文主动担任这个孩子的第一帮扶人。从生活到学习,从早晨到傍晚,关怀备至,即使他因为工作没在学校时,也少不了对孩子的嘘寒问暖。经过4年无微不至的照顾,这个智力残缺的小男孩不仅完成了初中阶段的学业,而且还顺利考入了耒阳市职业技术学校就读。

“心怀仁爱,情倾杏坛。”把这话用在李志文比较适合,从教至今,他个人每年都会资助几名家庭困难的学生,每年的岁末年初,他都会自掏腰包,把一份份爱心送到孩子们手中,鼓励孩子们战胜困难,奋发图强,将来去帮助社会上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对于这些善举,他从不允许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去宣传。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善良和感恩的传递者。”在他培植的大家庭中,学生们学会了懂文明,知礼仪,守规矩。同时还以特色引领学校发展,真正做到了让孩子们满怀感恩,带着对未来的美好希望离开。

以真实为根本,勇于担当教育使命

“教育的本质就是求真务实,是培养孩子真、善、美。”面对上级的质量评价等诸多考核工作,李志文作为校长,多次告诫广大教师要明白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为祖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而不能因为迎检及考核评价这些工作的需要而弄虚作假,玷污孩子们纯洁的心灵,只有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根植于孩子们的心中,社会才会有希望,孩子才能愈走愈远。同时,他告诫老师们要有担当,面对不足要有勇气找差距,而不是走捷径,正是因为这一份坦然和不懈,耒阳八中才能成为耒阳市教学质量和文明示范校。

以廉洁为准则,牢记教师的初心使命

从教30年以来,李志文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作为教师的使命,真正做到了清正廉洁,诚信做事,干净做人。学校大小事都在“三公开”下操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不搞个人特殊,吃和师生们在一起,工作也和老师们同甘共苦。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诠释了一个人民教师的真正含义。

古人云:“天道酬勤”。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李志文的带领下,耒阳八中十多年来一直是耒阳教育教学的排头兵,同时也是耒阳农村教育的一面旗帜。2016年至2020年,学校连续五年被评为耒阳市教育系统年终考核一类单位,先后荣获“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单位”“综治管理先进单位”“教育系统先进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