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衡阳新闻 > 正文: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丨10年,衡阳这所乡村小学的华丽转身

2022-03-13 22:11:50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作者:祝敏 周孝芳
分享到:
 

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祝敏 周孝芳报道 2022年春季新学期,位于衡阳市石鼓区朝阳村的人民路朝阳小学迎来了一群可爱的小朋友,村民刘小春目送儿子走进校门,看着眼前的校园环境,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生源连续流失到回流,从早些年的10个班386名学生,到如今的21个班986人,这所学校就像是一棵蓬勃生长的树苗。”谈及生源回流,人民路朝阳小学校长肖宛玲颇为感慨,“预计未来,随着学校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的持续改善,生源还会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

改善办学条件,乡村小学完成华丽变身

时间回到10年前的人民路朝阳小学:孩子们在极其普通的教室里上课,狭窄的操场是大家唯一的“乐园”,黑板上板书总是让第一排的孩子“吃一鼻子灰”,电脑更是校园里的奢侈品……

“学校生源是来自朝阳村、青石村的孩子,曾经,由于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差,有条件的村民都把孩子送到镇上或市里上学,我们的生源接连多年流失。”肖宛玲回忆,那时候城里条件好,家长们都愿意把孩子往城里送,学校以前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

▲薄弱的教学条件曾造成生源流失

迈入新时代,如何扭转这一局面?要想办好村里的小学,留住生源,让孩子们享受更优质的教育,就必须改善硬件环境,提升师资水平。

作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石鼓区优质教育资源为众多衡阳市民所熟知。利用好“名校”资源带动“薄弱”学校发展成为破解“择校热”问题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的思索。

2017年,人民路朝阳小学校园改造提升项目正式启动,学校正式迈出推动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步伐。新建综合楼,添置设施设备,对室内外进行粉刷、布置,打造多功能室,班班通网络全覆盖……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各类教学用房、设施设备实现配备,各室网络联通,教师随时能下载调用优质课程资源。

2018年6月,人民路朝阳小学开始实行集团化办学,现校名也是接管原松木明德小学后改名而来的。此前每个年级只有1个班,加入人民路小学教育集团后,第一年招生一年级就增加为3个班,学生人数规模比上一学年翻了一番,目前学校班级总数已经有21个。

开始实行集团化办学后,学校设立了以培养“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展现个性,出类拔萃”的学生,以造就“终身育人、为国育才、精心育能”的老师为更高的办学目标的全新办学理念,就此,一座农村小学开始了“蝶变记”。

“以前老师上课用的是普通黑板,讲课全靠板书。而现在,每个教室都装上了多媒体设施,除了板书,我们上课时还给学生放课件,联通数字资源,学生在课堂上有了更好的学习体验。”在不少家长看来,学校教学条件不断改善,基本上消除了硬件上的短板。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进入新时代,衡阳还有更多的像人民路朝阳小学这样的“村小”完成华丽转身。

近年来,衡阳市积极优化支出结构,统筹安排资金,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整体改造提升薄弱学校,已全部完成1287所学校的改造任务,同时实现了每个乡镇至少一所公办幼儿园的目标。近几年安排专项资金38.8亿元,用于1332所义务教育学校、214所教学点的标准化学校建设及农村薄弱学校改造,标准化学校建设完成率78.68%,名列全省前茅。改造薄弱学校的经验在全国推广,获得了“北有大连,南有衡阳”的赞誉。

校园环境变好了,家长也就更放心了

环境好了、老师留下来了,受益最大的就是学生和家长。刘小春的母校正是人民路朝阳小学的前身松木明德小学,如今,她把自己的孩子送进了母校,回忆起以前学校的情景,刘小春说了5个字:“变化非常大!”

“孩子上学除了看环境外,最重要的是老师教得好不好。”刘小春回忆,比起刚上一年级时的内向,现在孩子每天回来都会给她说老师教了什么知识,在学校发生了什么好玩的事。

“现在村里的学校不仅仅是教书本上的知识,老师创造机会让孩子提高表达能力,锻炼胆量,现在他变得爱说爱笑,还经常跟着老师和同学们参加比赛呢,咱们村里的学校跟城里是一样的,孩子在家门口上学,我放心。”刘小春笑着说。

在家长眼里,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老师眼里,学生和家长也有了不同。“以前乡村的孩子很朴实,但是不敢表达,遇到不会的问题不会主动问老师。现在可不一样了,有什么事都会和老师分享,学习和表达都更主动。”

另一方面,生源的回流也离不开逐年稳定的教师队伍。改善办学条件并实行集团化办学后,学校融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与开拓意识,在办学上,各校区努力形成一个教育资源聚合的能量场,名师统筹,活动交叉,优势互补,和谐共进,真正实现优质教育在城乡学校的均衡发展,满足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师资上,抽调本部学科骨干教师到分校担任学科组长、年级组长,以保证并不断提升教育质量。

城乡资源共享也正是衡阳教育进入新时代的发展目标。围绕“名校更强、普校变强、村校补强、民校共强”的目标,衡阳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校联体改革,打通城乡教育共享的“最后一公里”。深化集团校、联盟校,促进城乡学校资源互联互通,包括人民路小学教育集团在内的市一中教育集团、市八中教育集团、衡南县一中教育集团、衡阳县的“五校联盟”等联盟体纷纷组建。积极推进城乡校联体建设,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推介。

培养一个孩子,改变一个家庭;办好一所学校,造福一方百姓。从昔日的村小,到如今多媒体教学设施、宽敞的教室、课外活动一应俱全的现代化小学,人民路朝阳小学一步步完成“蜕变”。

当前,正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键时期,在衡阳,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加快补齐基础教育短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力提高办学水平,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的教学条件与资源,实现“有学上”向“上好学”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