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红色军休故事百人讲(87)| 苏瑞江抬着担架去参军
苏瑞江同志,1924年12月生,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东营村人,1945年1月参加民兵。1946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苏瑞江同志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三省、华北地区,到处烧杀抢掠。中国共产党发动人民群众广泛开展抗日斗争,苏瑞江参加了民兵,1945年1月担任民兵队副队长,积极地发动群众送粮、送物支援八路军,配合地方抗日武装打击日寇。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家乡解放了,可是国民党又挑起了内战,大举进攻东北、华北解放区。为了保卫胜利的果实,苏瑞江响应党的号召,于1946年5月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四十六军一五九师四七七团。1948年1月,为了阻止国民党军队对东北战场的支援,一五九师奉命在华北四海地区打阻击。四海是通往东北的要道,国民党军一个营的兵力占领了主要山头。上级命令四七七团在两个小时内拿下山头,苏瑞江带领民兵群众组成担架连,当他听到前线的战士们和敌军正在激烈对抗缺少粮食时,想都没想就背着自己的粮食去了。然而越靠近战场就越危险,国民党的飞机在上空盘旋,炸弹在周围爆炸。子弹从他身边擦着过去,可是他却没有停下脚步。他心里总想着自己的目的,那就是不能让战士们饿肚子,哪怕是死也要让粮食送到前线去。部队胜利地完成了阻击任务。这次战斗有力配合了我军东北及平津的冬季作战,扭转了察东地区的战局,使延庆地区形势开始好转。在解放天津的战争中,四七七团被命令驻扎在塘沽一带,防止敌人逃跑。他当时是粮秣员,职务虽小,责任却很重大。前方在打仗,后方就要把粮食、弹药不停地往上运送,还要集中担架把前方的伤员不停地运到后方去。苏瑞江同志视伤员如亲人,冒枪林弹雨,顶风雪严寒,奔波在转运线上。随时补充队员和担架,直到战役结束。苏瑞江同志所在部队60多副担架,多次遭敌机、敌炮轰炸,队员们无所畏惧,从废墟中救出伤员,及时送往后方医院。部队和群众紧密配合,保证了整个大系统的良好运转。他当时就好像大机器上的一颗小螺丝钉,配合大系统不停地工作,努力做好自己手上的工作。解放天津只花了24小时,还活捉了驻守天津的将军陈长捷。这次胜利是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四野战军各部队的英勇奋战广大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分不开的,他被授予华北解放纪念章。
北京和平解放后,四十六军一五九师四七七团在天津邑县进行了部队整训。1949年3月,百万大军下江南。经过迅速行军,部队到达湖北孝感一带,准备在长江、汉口一带与国民党白崇禧部队开战。没有想到,驻守在汉口一带的国民党军闻风而逃,经过三天三夜的艰苦追击,终于在湖南平江歼灭了国民党的残余部队。湖南长沙宣布和平解放之后,全省还有土匪武装共约26万人,一五九师被留在湖南剿匪,四七七团奉命和四九四团在湖南益阳成立军分区,苏瑞江被分配在后勤部工作,主要是供应大军物资和收编地方游击武装。在湖南做后勤工作却面临着运输和匪患的双重困难。湖南省多山多水,运输工作十分不便。他们只有依靠肩挑背扛,从秋季到严冬,有时抬担架、有时运输军需物资,昼夜转战,顶风冒雪。许多人的脚板都裂了口子,有时几天几夜不睡觉,有时只能倚着墙根休息。物资收集上来仅仅是工作的开始,在运输过程中还常常受到土匪肆无忌惮的攻击。土匪们经常埋伏在山林中,利用湘西险要的山川形势对部队进行袭击,对部队的粮食物资伤员转运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严重影响我军前线部队。苏瑞江同志就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无所畏惧奔波在转运线上,毫无私心杂念,倾其所有废寝忘食地开展工作。直到后来剿匪战斗进行到一定阶段之后,这一问题才得以缓解。
苏瑞江的工作受到了上级嘉奖,荣获了中南解放纪念章和全国解放纪念章。1952年湖南衡阳成立湘南军区(后为衡阳军分区),他从此就留在湖南工作,从后勤部门的科员、管理员、所长、湖南军区参谋、科长到衡阳军分区后勤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上尉军衔。1964年被授予少校军衔,1984年4月退休,1988年被授予胜利功勋荣誉章。他在部队经过的大小战斗中,共荣立小功8次,三等功1次,受通报表扬2次,被评为湖南省军区英模代表。立功就是因为他做后勤工作吃苦耐劳,各项工作完成出色。苏瑞江同志虽然已经去世了,但是他对我们当代青年人的赠言却一直留了下来:一、不要忘记共产党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二、不要忘记革命战争中流血牺牲的同志。三、不要忘记支援革命战争的广大人民群众;四、不要忘记参加革命战争的一些老同志。
(讲述:凌飞 整理:欧阳胜梅 图片:邓健 视频:周孝芳)
人物简介:
苏瑞江:(1924.12——?)
1、1946年5月河北昌平县大队战士
2、1951年1月湖南益阳军分区管理员
3、1955年10月湖南衡阳市兵役局民兵科科长
4、1966年2月湖南衡阳军分区后勤部副部长
5、1988年4月批准离职休养
获得荣誉:
1949年、1950年、1951年共立小功5次,1953年荣立三等功一次
(资料提供:衡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