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高速看衡阳丨高速,为岳屏镇带来了诗和远方
编者按:过去十年,衡阳作为国家服务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和国家卫生城市。并成功跻身国家区域重点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获批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先行先试示范城市及湘南地区中心城市。而衡阳交通运输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1189”立体交通网络的建立,为衡阳“三强一化”进程注入了强劲动力。
密集的交通网,也为衡阳打造“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奠定坚实基础。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即日起,衡阳新闻网隆重推出《沿着高速看衡阳》专题报道,聚焦高速建设给衡阳带来的经济巨变,展示近年来依靠高速互通所带来的产业集聚、生态环境、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等发生的巨大变化。
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程聪 孙云飞报道 乡村振兴,道路先行。道路交通在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衡阳市雁峰区岳屏镇无疑是幸运的,辖区6个村(社区)紧邻高速,衡枣高速公路、蒸湘南路延伸线、西外环路及衡常公路组合起来的便捷交通“套餐”,为当地架起了乡村振兴的桥梁。
高速让山林村变身为乡村旅游网红点
衡枣高速穿境而过,岳临高速傍村而过,10分钟内从雁峰收费站行车抵达景区,如此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畅通了山林村的经济动脉。“原来坐火车到衡阳市,再坐汽车来山林,兜兜转转要花上个1个多小时。”山林村常委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李家德是土生土长的山林村人,他告诉记者,曾经这里因为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找不到发展的路子,村级集体经济一度低迷,就连硬化村道都需要靠公开募捐筹款。雁峰收费站自2003年开通,曾经的贫困村迎来了一个改变的机会,“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在这里得到了验证。
“走,去衡阳的欢乐谷玩!”网红桥、网红大秋千、彩虹滑道、空中滑索、玻璃水滑道……近年来,山林村凭借红火的乡村旅游频频“出圈”,便捷的交通条件、清新的自然风光、有趣的游乐项目、丰富的旅游线路、完备的配套服务,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
“长沙、常德、岳阳、广东的游客都不少,走高速过来方便,有的游客来了不止一次。”李家德说,高速通车为村子的旅游业按下了“加速键”,这些年来,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该村不断升级旅游环境,提升村容村貌,健全旅游配套设施、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游客数量与旅游收益都出现了喜人的双向增长。
去年,山林村乡村旅游吸引了30余万游客,今年10月全新打造的“红色山林”、船山古道景区也将开园,预计今年全村接待游客将突破60万人次。
高速为岳屏镇的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翅膀
交通便捷不仅仅带火了旅游,也正在为当地产业发展摇旗呐喊。
“直播间的朋友们大家好,这些都是刚在果园里采摘的翠冠梨,汁多味甜,向你们推荐。”在衡阳富强果业专业合作社的果园里,“主播”正在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果园的当季瓜果。直播间里卖得热火朝天,直播结束后,这些新鲜瓜果将通过高速公路送到买家手中。水果品质好,销售渠道畅通、广泛,村民们尝到了甜头,种植热情高涨。
过去因为交通闭塞,农产品不方便运出去,运输成本高,招商难度大,规模化产业一直发展不起来。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岳屏镇做好“旅游+农业”融合发展文章,引导村民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筑牢生态屏障,同时结合现有势头较好的东湖村采摘体验园,兴隆村、公益村体验农业项目,打造旅游发展新的增长点,带动村民就近就业增收。
“原来种了卖不出去,没人愿意种了。现在通高速了,可以卖到全国去。不出村就能赚钱,赶快把在外面打工的儿子、女儿都喊回来做事!”种植户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当前,岳屏镇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加快传统农业产业转型,着力在农业产业上创新扩容,探索新型农业产业营销方式,以“绿色东湖”项目为中心,稳步推进祥盛农庄、富强果业、华航农庄等农业企业电商平台打造,打造“大雁电商小镇”,通过直播带货模式,为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供新思路。
因路而“美”,未来可期!沿着这条高速公路,岳屏镇“高速”铺就平坦的产业路、乡村旅游路和老百姓的幸福路,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了强有力的支撑,让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也有了坚而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