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雁城好学校 > 正文:

雁城好学校(37)|雁峰区白沙实验学校:向美而行,让每个生命自由发光

2022-09-26 14:16:20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作者:赵福中 邹志刚
分享到:
 

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赵福中 邹志刚报道 在船山故里,在诗意盎然的廻雁峰之南,在秀美的湘江之畔,奔腾的江水自西南而来,转向西北,形成美丽的白沙洲……一群满怀激情的燃灯者、追梦人,逆流而上,追寻教育的诗和远方,以短短的四年时间打造出一个活力无限、昂扬向上的尚美幸福家园——雁峰区白沙实验学校。

白沙实验学校是原湘江农场子弟学校转化而来,于2018年9月搬入新校区。短短四年,教师从12人发展到96人,学生从120人增加到1748人,教学班从6个扩展到36个。学校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管理科学、特色鲜明。先后获得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全国足球特色学校、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创新试点学校、湖南省普法工作先进单位、衡阳市平安校园、衡阳市减负提质实验校、衡阳市语言文字示范校、衡阳市体育艺术“2+1”合格学校、衡阳市书香校园、“区长杯”足球联赛三连冠、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等60多项国、省、市、区级荣誉称号。学校在雁峰教育版图上快速崛起,后来居上,成为众多家长关注和学生向往的学校,是雁峰教育一张崭新而又闪亮的名片。

以美立校,踔厉奋发绘就美的教育

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美育工作也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事业。白沙实验学校自创办以来就提出“发现最美的自己”教育理念,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强化行动自觉,提质美育教育,与“双减”政策的要求同策共振,与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本同源,在“以美立校、以美润教、以美育人”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美丽白沙,润心无声。白沙实验学校四年的发展就是绘就美的教育的历程。白沙实验人立足潮头,行稳致远,以“让每个生命自由发光”为目标,紧紧围绕“特色育人、向美而行”的理念,以德树人,以美育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砥砺前行,奋力蹚出了一条学校高质量发展之路。

设施领先,构建现代美丽校园。实现更美好教育,美丽校园是物质基础。校园内碧草如茵,绿树掩映,连体教学楼、多功能实验楼、办公楼、宿舍楼、食堂,建筑错落有致;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功能分区明确;图书室、音乐室、电脑室、录播室、多媒体室、舞蹈室、书法室、美术室、劳技室、机器人室等多功能馆室一应俱全;监控、广播、直饮、热水、宣传板报、园林灌溉系统等应有尽有;集环形跑道、绿茵足球场于一体的多功能运动场鲜亮开阔,设施设备齐全。人性化,规范化,现代化,智能化,是白沙实验学校的显著特征。漫步校园,无论是校园自然环境还是文化环境都具有美的特点、韵味与品格,使学生时时刻刻都能得到美的熏陶与滋养。

团队示范,开创发展美好局面。实现更美好教育,管理团队的素质和示范是首要条件。雁峰区高瞻远瞩,在区内选优配强领导班子,锻造过硬管理团队。班子团队老中青梯次配备,年龄结构合理,工作中他们求真务实,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领头雁”精神和为民服务、创新发展、艰苦奋斗的“三牛”精神,团结带领全体师生,创造性地推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以美立校,培根铸魂,为“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美育开创了和谐美好新局。

党建筑魂,引领师生美劭风尚。实现更美好教育,教师的品德和行为是风向指引。学校把党建工作与教师的师德师风有机融合,积极探索“党建+美育”创新融合发展模式,以党建促美育,坚守美育初心,弘扬师德师风,创新美育载体,培养时代新人。建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引领全体教师敬业奉献、做“四有”好老师,先后涌现“中国好人”全勇刚、“最美雁峰青年”李昭君等一大批优秀党员教师,引领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以美润教,改革创新赋能美的自己

教师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也是为国家精神奠基的最美筑梦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专职美育教师队伍建设,仍然是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白沙实验学校紧紧抓住“改革、创新”两个关键词,从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四个维度赋能教师美育品格,“发现最美的自己”,培养最美的学生。

坚持成长优先,彰显出“书香之地尽琅琅”的宏大手笔。为促进美育教师专业不断成长,以组织领导推动立足高远是首要条件。学校定计划、定目标、定策略、定预算、定激励,多措并举:成立了美育教师培养工程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由校长担任组长、由副校长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为成员、年轻教师为培养对象的“青蓝工程”精准帮扶工作机制,举全校之力,对培养对象进行培训、辅导、考核,不断推动美育教师专业成长和质量提升。短短四年时间,该校培养出一批在本校是教育教学骨干、在全区是学科带头人的美育业务能手,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特色品牌的创建等工作集齐了可用人才。

坚持教研创新,擎画出“白沙无处不飞花”的锦绣长卷。为打造教艺精湛的美育教师队伍,以不断实现教师内涵发展为应有之举。学校经常围绕“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有机融合”进行探讨,充分挖掘各学科所蕴含的丰富美育资源,有机整合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推进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形成协同育人格局;经常围绕美育课程“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探索去除美育教学中功利化和技术化的趋向,为学生全面发展、未来发展奠基;经常围绕以艺术课程为主体的美育课程设置进行创新,因校制宜、循序渐进开发一些赋予白沙实验学校特色的美育校本课程,提质学生美育课程的核心素养。

坚持改革推动,焕发出“东风花柳逐时新”的全新气象。为切实提高美育教育教学质量,以深化改革充分激发活力为应有之义。“双减”政策之下,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课后服务的推行,学校直击改革难点,直面群众关切教育痛点,学校开足开齐美育课,重塑美育生态:首先是让学生喜爱美育,在校园与课堂中切身感受到美育学习与实践活动的愉悦性、获得感、成就感,怡情养性,放松心情,彻底改变“学生热爱艺术,却不喜欢上艺术课”“学了一门技术,恨了一门艺术”的局面;其次是重拳整治重知识、轻美育的“应试”课堂,完善评价体系,把美育作为评价课程教学重要指标之一;再次是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推进的美育共同体,学校主动邀请家长进校园观摩学校美育成果展示,提升他们对学校美育的理解和支持,还主动邀请有特长的家长参与学校美育教育,助力学校美育发展。另外我们借助社会力量,诸如博物馆、美术馆、青少年宫、研学基地、非遗文化等公益教育机构,共同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欣赏、艺术创意和艺术展示活动。

以美育人,多元融合涵养美的人生

良好美育生态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面向每一个人,确保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美育。白沙实验学校不断拓展美育的途径和载体,确保所有学生都能有课上,有活动参与,真正构建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在“以美育人,融合发展”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用特别的爱构建教育“幸福场”。学校始终坚持走“环境育人、常规育人和活动育人”的德育道路,打造以珍爱生命为核心的大德育特色。一方面充分发挥阵地作用,弘扬德育的主旋律。每次的升旗仪式、班会课上,都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结合“清明祭扫”“研学旅行”“小小百家讲坛”“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等主题活动,形成阳光向上的主旋律。另一方面,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安全观。通过妙趣横生的主题安全教育,放学前三分钟安全教育,疏散演习,“关注生命”演讲比赛,“安全在我心中”电子小报设计大赛,“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阳光护蕾”主题班会等活动,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用特别的情开设教育“科技场”。学校校徽上蓝色的星空寓意无穷的未知领域,希望孩子们仰望星空,追逐梦想。学校着力打造以培养创新意识为核心的大科技特色,铺就一条科技创新教育之路。“衡阳市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衡阳市科技活动示范学校”在该校的成功挂牌,更是给白沙实验学校的科技创新之路开启了一扇崭新的大门。学校建有机器人室、创客工作室,开办信息技术编程班、机器人班、科学实验班、航模班,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动手动脑,激发科学热情,培养创新意识。学校每年举办“科技嘉年华”活动,每个班级都有科技角,每期举办科技大赛,极大地点燃了师生的科技创作激情,成为学校大科技特色最具魅力的展示平台和重要的驱动载体。

用特别的汗守护教育“运动场”。“小小的足球,大大的梦想”,以校园足球为标志的大体育特色成为白沙实验学校一张闪亮的名片。学校把“校园足球”作为特色体育项目,班班开设足球课,常年开展足球训练,每年举办“校长杯”班级足球联赛,让孩子们人人感受足球运动,人人参与足球运动。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连续三年获得“区长杯”校级足球联赛冠军。开展校园运动会、跳绳大赛、手势舞大赛等活动,孩子人人有项目,个个都参与,在活动中掌握运动技能,增强体质,展现了该校以校园足球为标志的大体育特色教学成果。

用特别的心开垦教育“小农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途径”。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白沙实验学校应时而生、相时而动,倾心增设以格物致知为导向的大劳动实践特色课程。“食堂变课堂”、萌娃争当“整理小达人”、“手绘与制作风筝”、“饼干烘培体验活动”……一个个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趣的劳动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感受到参与的快乐,享受劳动的美好,促进小学生主体性发展,激发小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正在破土动工的“沁园”小农场,彰显了学校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特别用心。未来小农场里养花、种菜、浇水、施肥的劳作小身影,那鲜花满园、瓜果满棚的灵动美丽画面将会是劳动实践课程发挥格物致知、以美育人功能的美丽证明。

用特别的人勾画教育“艺术场”。“美智校园,绚丽多彩”。以美育德、以美启智的大艺术特色教育,是白沙实验学校师生素质教育教学全面开花的又一动人载体。“学生会的,老师必须会,还要精。”学校会在每年寒暑假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养,成为学校推进各种社团活动的稳定师资。

“陶笛声声乐陶陶”。作为校本课程的陶笛教学,在学校全面推广,成为学校最具人气的艺术课程。学校在寒暑假对全体教师进行陶笛培训,在全校所有班级开设陶笛课程,由班主任担任陶笛老师,每年举办陶笛比赛,既有个人“陶笛秀”,也有班级陶笛大赛。学校陶笛社团里富有天赋的孩子由陶笛专职教师每周进行专业训练,孩子获得更专业地成长,陶笛社团应邀参加第二届湖南陶笛艺术交流会,演奏的曲目《爱尔兰画眉》得到了组委会高度评价和肯定。

“舞罢又见霓裳新”。学校舞蹈队和啦啦操社团是白沙实验学校文艺社团的中坚力量。在每年艺术节上,学校舞蹈队的表现总是让人耳目一新,多次荣获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市、区里的各种文艺汇演。啦啦操社团成立三年来,荣获2020年衡阳市少儿啦啦操精英赛小学组团体一等奖,衡阳市少儿啦啦操精英赛小学组花球团体二等奖,2021年湖南体育云动会啦啦操精英赛银奖。

“云随碧玉歌声转”。学校音乐类社团还开设了合唱团、鼓号队两个社团,“星辰”合唱团常年开班,培养孩子唱歌的兴趣和技巧,增强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学校参加成建制班合唱比赛多次荣获雁峰区一等奖。学校鼓号队经过训练,一经亮相,就成为升旗仪式上必备节目。

“日日临池把墨研”。在传统文化进校园中,书法成为大家的首选。在进行完书法集体培训后,每日书法自觉打卡作为教师微信群的常态,大家相互督促、互相指点,老师们书法水平飞速提高,班级书法课上,老师们执笔挥毫、认真执教的身影成了学校里最靓丽的风景线。

“我执朱笔画江山”。学校成立了美术工作室,开设了国画、剪纸、扎染三个美术社团,让社团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扎染社团的蓝染,重在弘扬传统文化,让生活扎染化,让扎染艺术化,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了对非遗文化的热爱,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下全面发展。

让每个孩子都能有机会培养自己特长,让孩子欣赏美、创造美,提升孩子的艺术素养,是白沙实验学校“以美育人,向美而行”的终极目标。春声秋韵、余音袅袅,学校舞台上小艺术家光彩初绽,每年的文化艺术节都是孩子们尽情展示的舞台,精彩的演出得到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

花开需要声音,成长需要过程。白沙实验人将继续坚持“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道路,营造花香满径的成长氛围,让每个生命自由发光,向美而行,让融合教育之路芳香馥郁,真正做到育时代新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