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衡阳新闻 > 正文:

我的衡阳 我的奋斗·人大代表风采丨陈静:调研要做实做透的群众代言人

2023-09-26 22:45:07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作者:李洋杰
分享到:
 

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李洋杰报道 日前,在衡阳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通过前期调查研究,人大代表陈静简明扼要就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面对面向相关职能部门询问,得到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

人大代表作用发挥得好不好,能否当好群众代言人,反映问题是否符合实情、提出对策是否有的放矢,很大程度取决于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搞得深不深、搞得实不实。自2022年担任市人大代表以来,陈静就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至关重要。

“人民选我当代表,就是要代表人民的意愿和心声,‘人大代表’四个字就意味着职责和义务。”陈静把这句话做为座右铭,深深的刻在自己心中。

建言献策是人大代表履职的重要形式,同时身为民进衡阳市委会专职副主委的陈静在做强本职工作、做精代表履职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契合点。她紧盯社会发展的难点堵点,紧盯人民群众的急难盼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周密细致的调研,抽丝剥茧、深入分析研究,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近年来,衡阳大力推动旅游业发展,但旅游业还存在产业发展速度不快、旅游产品开发滞后、接待能力水平偏低等短板,极大制约了全市旅游业做大做强。陈静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些“瓶颈”,她主持开展了“加快文旅融合发展,做强衡阳文旅产业链”专题调研。

搞调研不能当“门外汉”,不能说“外行话”,要先成为“专家”,才能把调研做实做透。陈静经常直奔现场,实地考察市内旅游产业链各环节建设发展现状,掌握了大量详实的资料、数据。分析总结出全市旅游业存在旅游品牌单调、文化品牌缺失、旅游业态单一、红色旅游薄弱等突出问题。

找到了“症结”所在,陈静又多次向专家学者请教,从坚持“文旅融合”品牌建设策略、着力“文旅融合”产业产品开发、建设“文旅融合”空间联动格局、完善“文旅融合”配套设施建设四大方面提出具体建议16条,为市委市政府抓旅游业发展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粮食是民生之本,种业是粮食之基。衡阳是农业大市、产粮大市,种业安全尤为重要和紧迫。因此,陈静就“加强现代种业体系建设,提高我市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开展专题调研。每次从调研现场回来,陈静就直接带着从调研中收集的到材料,召集调研组成员开会讨论。经反复修改,数易其稿,一篇近6000字的《关于加强现代种业体系建设 提高我市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建议》得以成形。该建议从科研实力、育种基础、种业成果、监管体系这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全市粮食种业发展基本情况,同时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目前我市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科学提出了树立“大种业”的安全观、“强种业”的发展观、“新种业”的创新观、“好种业”的服务观等极具针对性和创新性的建议,在市人大十六届二次会议上被评为优秀建议。

陈静始终坚持,在深入群众时,更要带着问题走,盯住困难访,要把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反映出来,更要拿出好的对策和建议来帮。陈静担任人大代表后,一直用真心真情体察民生冷暖,尽己所能把群众的所思所想、所忧所虑“带上来”,不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衡阳市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自当选市十六届人大代表以来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陈静累计向市人代会提交书面建议7件,其中2022年5件、2023年2件。

作为一名民主党派专职工作者,同时也是一位人大代表,教育一直是陈静格外关注的领域。2022年10月27日,在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陈静围绕衡阳市义务教育“双减”工作这一主题做了主旨发言,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肯定。

为了能够让本次发言有质量、有分量,陈静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在跟随人大调研组前往一批学校实地考察调研过程中,陈静善于做有心人,她会留心倾听学校师生们的心声,通过多方面观察捕捉关键信息,把素材“捞”上来,确保收集到的资料真、全、透。

不仅如此,近些年来陈静还积极发动民进会内外爱心人士向各县市区农村学校捐赠校服和图书,价值500余万元,受到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陈静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我为孩子们做的事还远远不够,今后会倾注跟多精力为教育发声,略尽绵薄多为孩子们做实事,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