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头条新闻 > 正文:

AI时政画报|一湖碧水映初心

2024-02-21 12:06:56   来源:央视网   
分享到:
 

天天学习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是每个人所渴望的,也是我们的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根基。

“一城春色半城花,万顷波涛拥海来。”习近平书记对厦门曾发出这样的赞叹。

今天的故事,让我们从一幅“水清岸绿、白鹭飞翔”的高颜值AI时政画报开始讲起,画报的原型是厦门筼筜湖……

上世纪70年代,厦门向海要地,筑堤围湖,筼筜港成了近乎封闭的内陆湖。

没多久,湖周围冒出大大小小上百家企业,城市污水大量排入,水体发黑发臭。生态环境问题一度成为老百姓的心头之痛。

“冒着白色气泡的污水是化工厂排的,酱油色的污水八成来自酿酒厂和橡胶厂……”当地老百姓叫苦不迭,甚至摸出了排污“规律”。

1986年,在厦门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习近平在谈到环境保护与建设发展的关系时言辞恳切、观点犀利:

“由于愚昧造成的破坏已经不是主要方面了,现在是另一种倾向,就是建设性的破坏,这种破坏不一定就是没有文化的人做的,但反映出来的又是一种无知,或者说是一种不负责任。”

近平的这番话,开启了厦门的生态觉醒之路。

1988年3月,习近平主持召开关于加强筼筜湖综合治理专题会议,打响了这场整治环境污染的硬仗。会上,他创造性地提出“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20字方针,直指筼筜湖污染治理。

2021年5月15日,厦门,航拍筼筜湖,景色优美。

2021年5月15日,厦门,航拍筼筜湖,景色优美。

从政策提出到财政支持,再到严格落实,在习近平的主导下,筼筜湖区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整治渐入佳境。

20世纪90年代初,筼筜湖整治工程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评为东亚海域污染防治和管理示范区示范工程。2018年,筼筜湖被提升为厦门唯一的市级湖泊。如今,放眼望去,曾经的臭水湖已蝶变为碧波荡漾的“城市绿肺”。

一湖碧水,浓缩着厦门的发展理念之变、发展方式之变,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

此后,习近平还亲自推动长汀水土流失治理、木兰溪治理等多项重大生态工程,为福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发展优势。

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兰州市黄河治理兰铁泵站项目点,沿步道察看黄河两岸生态修复和景观建设情况。

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书记在兰州市黄河治理兰铁泵站项目点,沿步道察看黄河两岸生态修复和景观建设情况。

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老百姓生产生活的重要依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书记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多次用“眼睛”“生命”比喻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书记辩证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

他系统阐述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推动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2023年6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梁素海考察。

2023年6月5日,习近平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梁素海考察。

他一再强调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对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

…………

厦门人说,习近平留给厦门的生态财富,远不止一处筼筜湖。如今来看,不只是厦门,整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都受益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筼筜湖之变,就像一扇窗口,在时间的长廊里由此眺望,人们看到的是老百姓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的需求之变,感受到的是习近平书记始终以人民之心为心,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良苦用心。